據了解,汝南縣是全國勞務輸出大縣,每年外出務工的農民就多達27.5萬人。 近年來,汝南縣委、縣政府把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管理作為加強青少年社會管理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通過構建縣、鄉、村三級農村留守兒童服務管理網絡,實施五大工程,切實提升了留守兒童服務管理水平,有效維護了留守兒童的合法權益,促進了社會和諧穩定。
構建三級網絡
定期開展幫扶活動
據悉,汝南縣專門成立了以縣委主要領導為組長,綜治辦、婦聯、團委、教育、公安、檢察、法院、司法等部門人員為成員的農村留守兒童管理服務工作領導小組。鄉鎮依托和諧平安聯創中心,建立農村留守兒童服務指導站。村(居)委會組建農村留守兒童服務中心,形成了“四有五定期”留守兒童日常管理辦法。“四有”即有留守兒童花名簿、家庭住址、學校班級,有留守兒童家長在外務工的聯系方式、地址,有留守兒童老師、所在村組干部的聯系方式、地址,有留守兒童在家監護人或親友聯系方式、地址。“五定期”,即定期和留守兒童家長通信、通電話,定期了解留守兒童的在校表現,定期開展法制安全教育課,定期走訪留守兒童在家監護人、親友和村組干部,定期到留守兒童家中開展幫扶活動。
創新工作機制
優化服務管理工作平臺
該縣調整學校布局,積極為農村留守兒童成長創造條件,所有鄉鎮中心小學和初中全部建成寄宿制學校。同時,根據農村留守兒童在縣城中小學讀書較多的情況,大力推行各種形式針對農村留守兒童特點的教育教學活動。結合“創先爭優”、“三包為民”等活動,建立了黨員干部、政法干警“關愛留守兒童”結對幫扶機制,要求一名機關黨員干部和政法干警至少聯系一名留守兒童并擔任其“監護人”,從學習、生活和成長等方面關心和幫助留守兒童。截至目前,該縣已有2000多名黨員干部、政法干警與留守兒童結成對子,開展形式多樣的關愛活動。自2009年開展該項活動以來,全縣沒有出現一例留守兒童犯罪事件,其中有612名留守兒童還被評為三好學生、663名留守兒童被評為優秀少先隊員。
開展“代理家長”活動
關注兒童身心健康
該縣委、縣政府組織公安、文化、教育、交通、交警等相關部門,堅持每學期至少開展3至5次校園及周邊治安集中整治行動,及時消除治安隱患和優化交通秩序。對留守兒童開展“代理家長”活動,每個老師代理2—3名留守兒童的家長。“代理家長”要做到“三知”:知道個人、家庭、學習等情況;“三多”:多談心溝通、多鼓勵參加學校集體活動、多到其家中走訪;“三溝通”:定期與其父母、監護人、老師溝通。去年以來,該鎮各級干部共捐款近10萬元,對38名留守兒童進行了愛心幫扶。目前,全縣共有426名代理媽媽與留守兒童結成對子,切實關注兒童身心健康, 經常進行心理疏導,幫助學習,照顧生活,給留守兒童撐起了一片藍天。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