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著整齊劃一的步伐,軍訓了5天的初一新生們走過主席臺,高喊著“團隊”的口號,從家長面前走過,從老師面前走過,接受檢閱。昨日上午,鄭州外國語中學和鄭州實驗外國語中學的同學們做新生軍訓的會操演習。“曬黑了”,“瘦了”,“變結實了”,家長們紛紛感嘆。本報記者選取鄭州外國語中學的軍訓生活,跟拍了同學們這5天的訓練,他們用自己的實際經歷驗證了“蛻變”的過程。
■討論
“軍訓無用論”
PK“軍訓勵志論”
從8月中下旬開始,市區各學校的高一新生、初一新生陸續開始軍訓。面對形式各樣的軍訓,家長也形成了“支持派”和“反對派”,各占一半。
“反對方”金先生認為:“8月中旬,正是高溫酷暑的季節,孩子們不僅要忍受高溫酷暑,還要忍受高強度的訓練,真的沒必要。”
“支持派”江女士則認為:“現在的孩子太嬌生慣養,利用暑期進行軍訓有好處。現在小孩就是坎坷太少、經歷太少,應該讓他多經歷一些。”而王先生表示:“軍訓是現在唯一能讓孩子吃點苦的經歷,還能培養點團隊意識,軍訓還是有必要的。”
這次軍訓
更像一次體驗式培訓
鄭州外國語中學將今年的新生軍訓選在8月底,天氣逐漸涼爽。“其實,說是軍訓,不如說更像一次與眾不同的體驗式培訓。”鄭州外國語中學的一位負責人說,學校請的教官隸屬于一家專做青少年拓展訓練培訓的機構,他們設置的軍訓科目更接近于中學生的體質,更適合孩子們。
在昨日的軍訓會操中,鄭州外國語中學執行校長王麗娟對同學們說:“讓你們的爸爸媽媽、老師長輩們,記得你們的堅強和堅定,體會你們的勇氣和力量。我也想,讓這一經典時刻永遠留在心中,讓這份團隊精神深深給予同學友愛,永遠延續!”
■蛻變
從不會疊被子到寢室干凈整齊
鋪床,掛蚊帳,都得自己動手。“平時在家里我都不做這些,都是我媽媽的活。”一名女生說。可是學校要求家長送到校門口,不能進學校,更別說幫忙整理內務了。而在鄭州國防科技學校外面,家長們遲遲不愿意離開,因為5天之內,他們不僅見不到孩子,也不能給孩子打電話。
鄭州外國語中學七·七班的班主任李艷萍老師說,第一天,孩子們不會整理寢室。“我幫他們鋪床,鞋子擺好,告訴他們這就是標準。”李老師說,經過5天的軍訓,同學們整理內務的能力有了,現在寢室里都很整潔,獨立、吃苦、規則意識都有所提高。
七·九班班主任潘春華對此也深有體會:“孩子們會整理內務了,被子疊得整整齊齊,生活用品都有自己的位置。”
從站一會兒就累到受傷了接著練
聽孩子說站軍姿一站就是半個小時,一位家長心疼極了。“實在是沒想到孩子能夠堅持下來。”
而在第一天,還有同學哭鼻子。“令我驚訝的是,在我面前哭的學生,很多都是男生,我們班的女生反而比較堅強。”七·一班的劉老師指著不遠處一位短發女生,她額頭上有明顯的傷痕,“她軍訓的時候暈倒,傷到了額頭,但只是稍微休息了一下,就繼續軍訓。”
■感悟
“更加明白友誼的重要性”
對于軍訓,很多同學都有自己的感悟。在軍訓間隙休息的時間,記者采訪了七·九班的一些同學。
“離開家的時候我還覺得自己肯定不會想家,到這兒的第一天,隔壁寢室的8個女生因為想家哭成了一片,我都不敢過去,過去我肯定也會哭,我希望自己能樂觀點。”一位女生說。
“我以前在家都是開燈睡覺,那天晚上正在討論要不要開燈睡覺時被教官抓到了,讓我們整個寢室的人罰站。我很難受,因為我影響到了大家,這讓我明白團體的觀念,不能因為自己個人影響整個團體。”常同學說,除了團體觀念,覺得自己體能也好多了,體力明顯比以前好,還改掉了駝背的壞習慣。石卓玉同學說:“我更加明白友誼的重要性,更學會了怎么和同學們相處。”
“是一次蛻變的過程”
8月27日到9月1日,5天的軍訓,我們不能苛求這些初一的孩子像真正的軍人那樣站如松、行如風,但是他們的精神面貌、生活習慣、感恩的心正在悄悄改變。
軍訓期間,老師要求每位同學都要寫日記,在不少同學的日記里,都說軍訓對于他們是一次“華麗的蛻變”。鄭州外國語中學七·七班的王笑盈同學在日記中寫道:“ 這次軍訓是一次蛻變的過程。殊不知幾曾,你已完成人生中華麗的轉身。懵懵懂懂的你早已經悄無聲息地綻放,向著嶄新的未來勇敢邁去。”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