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差1個月就滿8歲的陽陽(化名),早已到了上小學的年齡。陽陽的媽媽孫華帶著孩子連續奔波了兩年,仍然沒有學校愿意接收他,究其原因,陽陽是一個孤獨癥兒童,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樣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跟所有的孤獨癥孩子一樣,他也被稱為“星星的孩子”。
據了解,洛陽市教育局早在2012年12月份就下發過專門文件,要求合理安排孤獨癥兒童入學,邁出了孤獨癥兒童入學的第一步。但是,經調查,時至今日,仍有大批孤獨癥適齡兒童進不了學校。那么,針對特殊兒童的融合教育在洛陽的實施情況到底如何?
講述
要把孩子教育得像普通小孩一樣
陽陽3歲前的種種行為與正常孩子沒有太大差別。3歲后,他的語言表達能力開始逐漸退化,后來除了會叫媽媽,大多數單詞的音都發不出來了,只能簡單地說一個單字。
2008年7月的一天,孫華帶陽陽去醫院檢查,醫生說孩子多動,建議做個智力測驗,結果顯示陽陽精神發育遲滯。
隨后,孫華直接帶陽陽來到鄭州一家醫院,該醫院給出的診斷結果是陽陽有孤獨傾向。雖然孫華已經有了足夠的心理準備,但是醫院給出的診斷結果還是差點讓她崩潰。
醫生建議越早干預越好,兩天兩夜,孫華幾乎沒合眼,在排除一個個治療方案后,她選擇了讓兒子在鄭州一所醫院參加語言行為訓練,“我一定會給孩子治,砸鍋賣鐵都得治。”
在鄭州一個月要花7000多塊錢,堅持了3個月,隨后,一家人回到洛陽,先在兒童醫院做針灸語言訓練,之后轉到洛陽市一家孤獨癥康復機構,在那里接受了兩年的一對一訓練。
陽陽一直需要進行治療,經過家人商量,孫華辭掉了工作,專心帶孩子。孩子爸爸因為多次請假帶陽陽出省治療,被單位一再調整工作。“什么困難都挺過來了,我們一定要把孩子教育得像普通小孩一樣。”孫華說。
困擾
正常孩子挑學校,孤獨癥孩子沒學上
去年8月份,孫華尋思著為陽陽找一所離家近的小學,她首先選擇了洛龍區一所小學,準備讓陽陽入讀學前班。當招生老師知道陽陽是一名孤獨癥兒童后,就以該校學前班招生人數過多為由,當場拒絕。后來,孫華又通過各種途徑,找了幾所學校,均以各種理由拒絕陽陽入學。
今年3月份,孫華幾經周折找到一所農村小學,該小學答應讓陽陽入讀學前班。但半個月后,孫華接到了該校校長的電話,要求把陽陽領回家。“校長告訴我,是因為其他家長聽說學校有個‘有病’的學生,很有意見,要求我兒子退學。”孫華說,其他孩子上學可以挑學校,而自己的孩子卻沒有學校可以上。
“去年我還不是特別著急,今年孩子馬上8歲了,不能一直在康復機構待著。”孫華說,陽陽所在的孤獨癥康復中心,一般只接收7歲以下的孩子,現在,沒有小學愿意接收陽陽,他只能繼續待在康復中心。
憂愁
正常孩子的家長排斥孤獨癥兒童
據了解,洛陽市金雨點啟智中心(以下簡稱金雨點)是中殘聯指定的孤獨癥康復機構,在金雨點有近20名的孤獨癥兒童,陽陽是其中一位。8月19日上午,大河報記者來到金雨點。
記者走進教室時,孩子們正在畫畫。一間教室有七八名孩子,既有四五歲的小姑娘,也有已經16歲的大男孩。據男孩母親王女士介紹,男孩名叫小軒,今年16歲,一直沒機會正常上學。“我兒子錯過了,沒辦法了。”
記者現場調查發現,最困擾家長的問題是孩子的入學問題。“孩子得了這個病沒辦法改變,現在就希望孩子能有一個學校上。”一位母親說。
記者注意到,與金雨點一墻之隔有一家普通幼兒園,據金雨點的一名老師介紹,金雨點在今年年初的時候,曾試圖讓孤獨癥兒童里能力較好的幾個孩子,和正常孩子一起做游戲、玩耍。“去了幾天就不讓我們去了,原因是其他普通孩子的家長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和孤獨癥孩子一起上課。”
政策
不能拒絕輕度孤獨癥兒童入學
洛陽市教育局相關人員介紹,去年12月份市里召開專題會議探究孤獨癥孩子的入學問題。“專門出臺了文件,對孤獨癥兒童入學作了規定。”
據了解,6~15周歲的輕度孤獨癥兒童,將按屬地管理原則由各縣(市、區)教育局指定普通小學和中學作為接收學校;對于重度孤獨癥兒童,安排在培智學校就讀。
“教育部門都要求接納孤獨癥患者的普通學校配備專門教師,但由于特殊教育師資不夠,暫時存在一定困難。”由于孤獨癥問題是近幾年才逐漸增多的,因此好多學校都缺乏從事這方面的教育師資。同時,該人員表示,既然市里面出了規定,轄區學校就要執行,應該接納理解他們,絕對不能歧視。
建議
隨班就讀不能變成“隨班混讀”
那么,孤獨癥孩子在普通小學上學合適嗎?據在金雨點從事特殊教育達十年之久的古載花老師介紹,并不是所有的孤獨癥孩子都適合在普通學校上學,“這種孩子和普通孩子的教育有很大區別。”古老師說,面對孤獨癥孩子,最好的方式是一邊教育孩子,一邊培訓家長,只有先把家長教會了,才能讓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中得到更好的教育。
“不能只追求讓孩子去普通學校讀書,不能把隨班就讀變成隨班混讀。”古老師說,目前對孤獨癥孩子接受教育的相關法律法規還不成熟,在教育場地、師資等方面也存在問題,所以孤獨癥兒童入讀普通學校,最可能淪為“隨班混讀”,不利于他們正常成長。
“我認為目前只有自身能力比較好的孤獨癥兒童,才適合入讀普通小學。”古老師說,在相關規定和設施足夠成熟前,不建議所有的孤獨癥兒童入讀普通學校。
社會學者、洛陽師范學院副教授安峰認為,孤獨癥既是一個醫學問題,又是一個社會問題,對于該如何幫助這些患有孤獨癥的孩子,安峰認為,國家教育機構應該充分保障這些孩子的入學權利;醫療部門也應該研究更為有效的治療方法。“幫助孤獨癥患兒,首先應該做的是接納他們,普通學校接納,其他孩子接納,普通孩子的家長也要接納。”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