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安徽省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居中部第一,但行業和地區間差異仍較大。”昨日,省統計局發布系列分析材料顯示,安徽省工資仍低于全國平均水平,不及北京一半。
合肥增10萬就業人員
6月末,全省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422.27萬人,同比增加10.5萬人,增長2.6%。但行業間各市增減各有不同。
從行業看,人員總數呈現“11增8減”態勢。其中,制造業、衛生和社會工作、建筑業最“誘人”。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電子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等最“留”不住人。
分市看,9市就業人員增加,7個市減少。其中,合肥增加10.94萬人,排在首位。淮南、宿州、安慶等減少。
平均工資居中部之首
就業人員平均工資保持增長。上半年,全省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為21871元,歷年來首次超過20000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052元。在中部六省居首位,其他分別為山西20162元、湖北19288元、湖南19125元、江西18451元、河南18224元。
不過,與全國23586元,增長10.7%相比,安徽省工資水平比全國低1715元,月均低286元,增幅低于全國0.3個百分點。比排名第一的北京市(44181元)低22310元,僅為其49.5%。
另外,從速度上看,中部其余省份大有趕超之勢。其中,河南、湖北兩省增長率高于全國,分別為14.8%和11.5%。安徽省為10.4%,比河南低4.4個百分點。
采礦業工資水平最高
雖然工資呈增長態勢,但行業間工資差距仍較大,最低行業不足最高行業的三分之一。居于前三位的行業分別是:采礦業33178元;金融業27926元;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27891元。后三位分別是: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14694元;住宿和餐飲業13271元;農、林、牧、漁業11028元。最低的農、林、牧、漁業不及采礦業的三分之一。
不同市的工資差距也比較大,最大差值為1590元。前四位是淮南、淮北、馬鞍山、合肥,分別為26906元、25515元、24952元和23438元;宿州、安慶、六安、亳州工資水平居后四位,分別為18428元、17952元、17532元和17369元。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