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質量體系建設 提高綜合防災能力
2011年1月19日,安慶市發生4.8級地震,震中烈度達6度,但經中小學校安工程加固改造的校舍無一受損,并被確定為受災群眾的安置點。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是安徽省33項民生工程之一,通過陽光操作,規范管理,努力讓校園成為最安全的地方。2011年,安徽省將再統籌投入50億元,加固重建校舍941.2萬平方米。
從2009年開始,安徽省按照3年計劃,分步對郯廬斷裂帶沿線及地震重點監視防御區、七度及以上地震高烈度區,沿江、沿淮及其他洪澇災害易發地區,江淮丘陵地面塌陷區,兩淮采煤塌陷區,皖南山區、大別山區山體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易發地區和病險水庫下游易致災地區的各級各類城鄉中小學存在安全隱患的校舍進行抗震加固、遷移避險。其他地區,按抗震加固、綜合防災的要求,集中重建整體出現險情的D級危房、改造加固局部出現險情的C級危房,消除安全隱患。使學校校舍達到重點設防類抗震設防標準,并符合對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和洪水、臺風、火災、雷擊等災害的防災避險安全要求。截至2010年底,我省共籌措資金73.2億元加固改造1290萬平方米校舍,其中,完成加固任務803萬平方米,完成重建任務487萬平方米,超額完成預定任務。
施工過程中,安徽省不斷加強“校安工程”質量體系建設,強化各相關主體責任,健全完善工作機制。據省教育廳項目管理中心負責人介紹,為進一步明確各級校安辦和學校中小學校舍信息管理系統(網絡版)數據報送責任,全省各地、各校每月將數據信息上傳至中小學校舍信息管理系統后,自動鎖定不得修改,嚴格保證數據不“摻水”。此外,我省還在全國首創實施了中小學校舍信息管理系統(網絡版)數據填報責任制,學校、縣級校安辦、市校安辦和省校安辦逐級簽訂責任書,通過強化信息報送責任,確保校舍信息數據報送及時、準確,為整個校舍安全工程的積極穩步實施提供準確、及時的信息保障。為解決“校安工程”工期集中、點多面廣以及基層技術力量薄弱等問題,安徽省還充分發揮專業部門的力量,成立專家技術指導委員會,加強技術指導,強化技術服務,為“校安工程”提供技術支撐。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