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貧困地區農村學生上重點高校人數要再增長10%以上。這意味著更多貧困農村娃有了邁進“龍門”的機會。
政策如何擲地有聲?增加的生源指標主要投向哪些省份?是否意味著降低高考分數?如何防止“高考移民”?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采訪了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三所高校的校長。
【問題一】招收數量會增加嗎?比例多大?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人民大學校長陳雨露說,人大有圓夢計劃,是針對招收貧困地區農村生源的,已經進行了兩年,效果很好。今年圓夢計劃會繼續擴大招生,可能會在去年的招生基礎上再擴大50%。
全國人大代表、清華大學校長陳吉寧說,我們招收貧困地區學生的數量近年來穩步增長,今年增加10%以上應該問題不大。目前,清華大學在校生中絕對貧困生比例是10%,相對貧困生約為22%至23%。絕對貧困指學費、吃飯都難以負擔,相對貧困是指學費難以負擔、吃飯自己可以負擔。
【問題二】指標主要投向哪些省份?
陳吉寧說,這些指標主要投向西部地區。2013年清華大學招收新生中,西部地區生源占28.1%。
陳雨露說:“指標主要是在西部地區、貧困地區、老少邊窮地區投放。今年會再擴大一些,(招收)在發達省份但來自于貧困縣的農村學生。”
【問題三】是否會降低分數線?
全國人大代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校長懷進鵬說:“我覺得不能說為了完成貧困生多增加10%的指標,就專門招貧困地區的(學生),這不是高考的選拔方式。高考有嚴格的分數線,不夠分數線是沒有辦法傾斜的。如果這個地區學生條件好,高校愿意多投放指標,但如果這個地區成績低,入學以后與其他地方的學生素質有很大差距,一起讀書也是不合適的。所以,一方面要向貧困地區傾斜(指標),另一方面從長遠講,還需要提升對貧困地區的基礎教育投入,讓學生在高考中的競爭力有所提高。”
【問題四】會不會產生“高考移民”?如何防身份作假?
“必須確保生源真的是農家子弟。”陳吉寧說,對報考清華大學的貧困生,學校會到當地調查、識別,確保生源真實性。
陳雨露說,對中國人民大學的圓夢計劃而言,不會增加“高考移民”。“我們有很好的經驗,要求農村學生的家庭情況在錄取后公示,接受社會監督。”
懷進鵬說:“我們招生是按省投放指標,如果這個政策是以向貧困省區整體多投放錄取指標的話,那么‘高考移民’有可能由此產生。如果一個貧困省區的分數低,大家就希望向那里轉移。具體政策的制定,應考慮這些附加的可能性。高考,最重要的是公平性,一視同仁。”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