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別報”躥紅網絡 醫學專業吐槽點最多
難就業、苦加班、“沒妹紙”、被鄙視……近日,被稱作高考填志愿另類指南的“千萬別報體”躥紅網絡,各路“前輩”也紛紛現身說法,用“千萬別報”某學校或某專業造句吐槽。
網友歸納“坑爹”學校
“千萬別報考古,因為逗比的世界沒人懂;千萬別報學前教育,因為操著賣白粉的心,賺著賣白菜的錢;千萬別報English,因為漢字(子)難找;千萬別報環境工程,因為實習基地在垃圾處理場……”
近日,一組網友針對高考填報志愿“現身說法”的圖片在網上廣泛流傳:一些年輕網友“有圖有真相”地在不同辦公室背景下,手舉一張大白紙,上面是用彩色記號筆統一格式手寫的“血淚史”——千萬別報某某專業,因為某某理由。
被網友們納入“坑爹大集合”的專業中,還包括廣告學、新聞學、國際貿易、民族傳統體育、計算機、漢語言文學……幾乎所有熱門專業都“躺了槍”。
除了專業之外,“千萬別報體”還出現了一組“高校版”——“千萬不要選我們學校”,吐槽的內容更加“千奇百怪”。比如“千萬不要報浙財大,因為早期要去很遠地方打卡不能騎車!而且怕水的話游泳是必修課!”還有湖大“各種點名,一個學期考四回!”被小伙伴們點名的高校中,一些名校包括北師大、北交大、哈工大也赫然在列。
師哥師姐發“良心帖”
“千萬別報體”出現后迅速在網絡上走紅,短短幾天時間,網友們紛紛以師哥、師姐的身份加入“業界良心”的行列。很多網友還在吐槽之后“煞有介事”地加上一句“作為過來人,只能幫你到這兒了!”或者“請叫我雷鋒!”
其中,醫學專業引發的“吐槽點”最多。
有網友發布“良心帖”:“作為前輩,今天語重心長地告訴你們,千萬別報醫學。沒有白天黑夜,天天加班。沒有性別區分,只有病癥。家里顧不上,安全還沒保證”;此外還有“千萬別報醫學院,本碩連讀加培訓加實習,你畢業了別人家孩子都會打醬油了”;以及“千萬別報口腔醫學技術,因為自己牙齒掉了不能給自己做”。
在這些吐槽中,還涉及一部分是基于專業、學校本身和社會對接產生的一些現象和問題:比如醫學生吐槽“安全隱患”、國際貿易專業“其實在國內工作”、管理學“當不上老板很痛苦”等等;另一部分則更側重娛樂化,比如“攝影專業每天拍美女好累”、“學校澡堂子人擠人全是大腿”等等。
-調查
高考生:只是娛樂“不當真”
針對“過來人”的吐槽,新京報調查多名應屆高考生和家長,有人哀嘆“不早說,志愿已經報了!”但更多學生認為,“千萬別報體”娛樂價值大于參考價值。
朝陽區高考生柳柳(化名)表示,每年都有類似的“惡搞”,只是今年格外熱鬧,“覺得很有趣,但不會當真。”
119中學高三畢業生小趙說,姥姥是老師,媽媽曾想當老師,就被姥姥“現身說法”堅決制止了。身為會計的媽媽也對她表達了“千萬別報會計”。但她報志愿沒有受影響,還是報考了一些與金融相關的專業。
不過也有一些高考生很信任“過來人”的意見。
高校:“造句”將負能量“轉正”
新京報注意到,針對“千萬別報體”,一些高校干脆反其道而行之,借鑒該語體將負能量“轉正”。
昵稱“閃star”的陜西師范大學,通過微博搞起“民調”:“如果你覺得千萬要報閃star,理由是什么?”
西南大學團委干脆加入了“造句”行列,發帖稱“千萬別報西南大學”,“帥哥美女太多,影響學習。寢室空調太冷,四人間一點不熱鬧,獨立衛生間和陽臺總覺得很浪費住宿費,雖然一年才1200。菜太好吃,都膩了……”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