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部副部長劉利民13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發布會上表示,過去4年,中國共投入近400億元人民幣改造校舍,今后還將繼續加大貧困地區義務教育投入。
從2010年起中央財政加大義務教育投入,啟動薄弱學校改造計劃。校舍改造投入了399億元,儀器設備投入219億元,再加上各省市、縣級政府配套,農村學校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條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此外,中央財政還設立了約300億專項資金來保證連片困難地區699個縣的學校食堂建設,保證學生吃上一頓熱飯和熱菜。這些地方的學生各項健康指標逐漸朝著正向發展。
“城市孩子現在都有游泳池、有塑膠跑道了,連片困難地區的孩子連個操場都沒有。這樣的反差不得不使政府要加大對這方面的投入,迅速提升薄弱地區特別是中西部困難地區農村的教育。”劉利民直言。
劉利民表示,到2012年底,寄宿制小學生均住宿面積達到3.1平方米,比2010年實施薄弱學校改造計劃之前提高24%,初中生均住宿面積達到4.2平方米,提高40%,但分別距離4.5%和5.5%平米的國家標準,還需加大改造力度。
劉利民說,薄弱地區農村教育不解決,中國的教育問題就沒有得到解決。貧困地區首先要解決辦學的條件問題,從細處入手,從一張床、一個桌子、一個板凳,從食堂、教室入手,逐漸改變面貌。
中國教育經費2012年首次占到GDP的4.28%,年度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總額已超過2萬億元。劉利民說,這4.28%中有52%都用在了義務教育方面,在這52%的份額里又有60%用于中西部地區的農村教育,由于管理問題,還出現了孩子背著桌椅上學等問題,實不應該,將在未來三至五年解決,同時歡迎社會監督。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