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部屬高校就業質量報告:南京5名校都不及格
高校公布的就業質量報告靠譜嗎?75所部屬高校發布“2013年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后,21世紀教育研究院對這些報告進行了評估。結果顯示,這75份就業質量報告平均分“不及格”,南京5所被評估的高校也全部“不及格”。
按照教育部的要求,所有高校都要編制發布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今年二三月份,75所部屬高校率先公布了“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這些報告的質量又如何?國內權威教育研究機構21世紀教育研究院對報告進行了評估。
本月初,該院公布的《“高校就業質量年度報告”評價解析報告》顯示:75所部屬高校發布的“就業質量年度報告”,在內容完備性、公信力和信息公開方面,其綜合平均得分僅為56.8分(百分制)。
留意到,“綜合評價排名”中,75所高校僅有25所高校的分數超過了及格線60分,國內頂尖高校清華、北大、浙大均未達到及格線。
在寧高校中,南京大學、東南大學、河海大學、南京農業大學、中國藥科大學這5所高校的得分也全都不及格。其中,河海大學得分最高,為58.6,南京大學得分最低,為45.7。
評價報告同時顯示,就業報告存在數據來源缺乏公信力、統計口徑不一等問題。比如,大部分高校未注明數據來源,甚至有高校在年報中引用未經查證、來自網絡博客上自稱專業第三方薪資排行榜的數據;有的就業率統計截至2013年7月15日,有的則截至2013年12月31日,就業率統計方式有的為“(升學+出國+簽約就業+靈活就業)/畢業生總人數”,有的則為“(畢業生總數-登記未就業數)/畢業生總數”,讓公眾無從比較。
據介紹,此次教育部要求的就業質量報告內容包括12小項,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則以是否具備這12項內容以及最終信息公開的情況,作為評分標準。
南京大學招生就業辦負責人分析,得分不高是因為沒有嚴格對照教育部的要求來做,該校早在幾年前就開始做就業質量報告,有詳細的框架體系,而這一框架體系和教育部的要求有差異。“我們細化了就業質量這塊,忽略了就業政策舉措、招生計劃有無根據就業情況進行調整等內容,在得分上吃了虧。”采訪中,東南大學、河海大學相關負責人也表示,教育部下發的通知比較“粗線條”,學校在操作時很容易自由發揮,導致在評估時得了低分。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