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將至,隨著在外求學的學子陸續返鄉,不少大學也寂寥起來。然而,記者在江蘇徐州采訪時卻發現,江蘇師范大學校園內古韻悠揚,伴著樂聲,徐州各中小學的學生們時而學“猛虎長嘯”,時而學“小鹿快奔”,突然又變成一只只“飛鳥”,展翅翱翔。同行的該校宣傳部部長孟昭學告訴記者,孩子們跳的是《中華五禽操》,由江蘇師范大學創編。
“近年來,因缺乏鍛煉,我國青少年體質出現下降趨勢。傳統的廣播操從小學做到中學甚至大學,無法提高青少年的興趣。”江蘇師范大學黨委書記徐放鳴坦言,研發出一套形式活潑、簡單易學的新型健身操迫在眉睫。
受教育部委托,從2009年開始,歷時4年,江蘇師范大學依據東漢名醫華佗的五禽戲,融合徐州悠久的漢文化,編創出的一套配樂徒手象形操——《中華五禽操》。
配樂詩誦,文熏樂染,在極具詩意的情景中舞出中華文化,是《中華五禽操》的最大特點。只見每一套動作都在情景音樂伴奏下配以詩詞吟誦而進行,其中每一個動作均被賦予一定的故事元素,每一節均有匹配的故事情節。此外,《中華五禽操》在創編過程中還充分考慮各年齡段學生身體發育和心理發展特點,從幼兒操到高中操遵循“現其形—顯其神—形神兼備”的規律,不斷完善、豐富套路和動作。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