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收集的雨水,成為了校園里的小橋流水、假山瀑布;幼兒園大班的娃娃,會利用廢紙回收再造,制成再生紙畫畫……日前,南京江寧銅山中心小學和雨花臺亞東天界幼兒園獲國際環境教育基金會認可,榮獲中國首批國際生態學校稱號。生態學校的教育有何不同?記者昨天進行了探訪。
雖然是寒冬,銅山中心小學內卻生機盎然。校園一角,流水潺潺,不大的池塘上有一架水車,和池塘相連的小水池是拖把池,洗拖把用的就是池塘里的水,師生演示了從池塘引水的過程,一人站一邊推動水車的踏板,池塘里的水被加壓輸送到拖把池中。
學校科技老師郭榮幸說,這套校園雨水凈化循環利用系統是他帶著孩子們一起做的。目前學校池塘景觀和洗拖把全部依靠雨水,光這一項可以節約自來水100多噸。“收集、利用雨水的過程,孩子們都參與其中,我希望通過這樣的親身體會可以讓孩子們從小有節約用水、保護環境的意識。”郭榮幸說。
銅山小學的特色是雨水收集利用,亞東天界幼兒園的娃娃們的長項是廢紙回收再生。昨天記者來到幼兒園時看到,在一間教室內,大班的幾個孩子正在做再生紙。小姑娘王茗戴著圍兜和袖套,她先小心翼翼地將泡軟了的廢報紙紙屑舀到攪拌機里,再啟動攪拌機把紙屑打成紙漿,接著把紙漿鋪在篩子上。“晾在這里,等干了之后就是一張紙了!” 小姑娘一臉認真地說,“把廢紙重新利用可以少砍樹,保護我們的綠色家園。”
市環保宣教中心負責人介紹,國際生態學校項目是國際環境教育基金會在全球推展的五個環境教育項目之一,今年,我市有5所學校入選首批國際生態學校,計劃今后每年申報2—3所國際生態學校,以此推動校園環保教育工作。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