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兩座疑似圓明園流散文物的石牌坊出現在北大校園”的消息,引發廣泛關注。“石牌坊”的真實身份是什么?今后將如何安置?昨天,北京大學校方表示,這些石構件確實是圓明園流散文物,但已與“未名湖燕園建筑”融為一體,依據文物部門相關規定,今后仍將保存在北大校園內。
近期,有媒體報道,北大校園內新添了兩座漢白玉石牌坊,疑為圓明園的流散文物,是仿西湖十景中“斷橋殘雪”和“柳浪聞鶯”中的一部分。此外,在北大校園中出現的石牌坊被打眼后用鐵柱支起,有破壞文物之嫌。
對此,北京大學昨天在官微上回應:近期在朗潤園環境整治和修復改造過程中,比較完整地發現了“斷橋殘雪”等遺存遺跡。經專家勘測,這些石構件為北大校園內的圓明園流散石構件,與北大校園現有的眾多圓明園流散石構件性質相同,具體來源難以考證,校內專家正在對流散過程進行分析研究。
北大表示,目前對“斷橋殘雪”等進行妥善修復和發現地原址恢復工作,委托有文物修復資質的專業單位,完全按照文物保護修復要求進行,修復工藝符合規范。修復后,這些石構建不但遵照原有構造修舊如舊,而且已與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未名湖燕園建筑”范圍內的朗潤園景觀環境融為一體。
北大稱,依據市文物局《關于落實國家文物局同意開展圓明園散落文物征集工作批復的函》,“對于已構成國內各級文物保護單位主體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的‘圓明園的文物’,應以保護現狀文物保護單位的整體性為主”。“斷橋殘雪”等石構件據此將留在北大。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