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初中教育“備戰”評價改革
初中教育作為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政府、學校及社會在初中學校的管理、實施與評價上協同創新。首都師范大學承擔的“初中教育質量管理提升策略”專項研究表明,初中教育的質量水平、管理機制以及運行策略,都與政府、社會各方對學校發展的評價導向不乏關聯。隨著“綠色評價指標體系”的上場,相應的教育質量管理模式也紛紛跟進。北京、上海等“先頭部隊”的探索,對各地改革不無借鑒意義。
北京:學校自我評價率先“試水”
自我評價有內在的動力,所以在內涵發展、質量提升等方面能起到別的評價不能起到的作用,自我評價可以防止作假也無須作假。下一步要加強研究和推進的就是學校的自我評價。
“綠色評價指標體系”正成為教育的熱詞之一。教育部今年6月發布的《關于推進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的意見》,將學生發展狀況作為評價教育質量的內容,扭轉單純以學生學業考試成績和學校升學率評價中小學教育質量的傾向。這標志著現代教育質量評價指標基本上覆蓋從教育輸入、教育過程到教育產出的全過程。面對這種新的教育質量發展趨勢,我們是否具有相應的教育質量管理模式?
日前在首都師范大學舉行的2013年“學校質量評價與初中教育發展”學術研討會上,來自北京、上海和香港等地的專家學者與北京區縣教育主管部門和部分初中校長,圍繞社會變革與初中發展、初中教育質量管理、學校質量評價等議題展開交流。
市區兩級推動
學校自評促管理質量提升
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趙學勤:從2005年至2009年,我們對北京市所有初中學校發展現狀實施了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總結性評價。自2010年開始,又開始了新一輪基于學校原有基礎的自我評價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工作。在市教委的支持下,我們對全市所有初中校都實施了自我評價。評價側重調動學校的內驅力,征求學校內部廣大管理者、教師與學生的意見,并讓學生家長參與進來,注重學校方面的軟件建設,促進學校的發展。在省(直轄市)層面推行這樣的舉措,全國范圍內還未有先例。
在這項工作中,市和區縣兩級教育行政部門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創設學校評價的氛圍,提供學校參與評價的動力;以多種方式應用市、區縣評價結果;協調市、區縣和學校的關系;為學校評價的技術支持和數據處理分析提供相應的經費保障等。通過實施學校自我評價,生成了反映每一所初中學校發展現狀和發展歷史的數據庫,真實地記載了學校發展(軟件方面)的過程,完整地積累了資料和數據,為提升教育教學管理的科學性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提供了專業支持。同時,由學校的評價數據又生成了區縣級和市級初中教育發展數據庫,為區縣級和市級教育行政部門決策提供了寶貴的信息依據。北京市所有初中學校發展現狀的基礎信息數據庫的建立,在北京基礎教育發展史上是第一次,在全國省級基礎教育發展史上也是首創。
改革應時而生
全新教育質量管理體系探路
“北京市初中教育質量管理提升策略”課題組王寰安:北京市中小學教育正面臨著從基本普及、基本均衡向更高水平的優質教育、高位均衡的轉變,教育質量是這種轉變的關鍵詞。建立初中教育質量管理指標體系是完善北京市初中教育質量管理系統的核心。區縣在初中教育發展中發揮著重要職能,因此我們嘗試將北京市初中教育質量管理的指標體系分為區縣指標和學校指標兩個層次。在初步構建的框架中,區縣初中教育質量管理一級指標包括區域內初中教育發展的現實基礎、保障機制和質量水平。現實基礎是區縣初中教育發展的現實條件,涉及生源、師資等基本因素;保障機制是區縣政府對初中學校在資源投入、業務領導、人事政策等方面的相關政策法規和管理制度,相當于區縣教育主管部門的初中教育管理職能;質量水平是現實基礎和保障機制的共同結果,而學校教育質量是以學生發展為核心,涉及學生的綜合素質、學業成績、學生滿意度等多項內容。
石景山區教委張樹升:作為首都城市功能拓展區,石景山區在完善原有學校評價工作的基礎上,今年創新構建了學校綠色發展指數。這一指數凝練了學校發展中的基本要素:學生發展、教師發展、學校支持性條件。學生發展指數容納了品德行為指數、心理發展指數、學業水平指數、學業負擔指數、體質健康指數、藝術素養和科學素養指數;教師發展指數包括師德指數、教學方式指數;學校支持性條件指數含有校園舒適度指數、學校歸屬感指數、營養餐狀況指數、家校協同狀況指數。綠色指數為綠色教育評價提供了更為豐富和全面的信息,促進區域和學校管理者思考,從而產生由內及外的主動發展動力。正是在變革中,石景山區初中學校逐漸發展起來,涌現出一批有特色和質量的學校。
激活內生動力
學校自我評價未來將唱“大戲”
北京師范大學教授褚宏啟:評價分三種——上對下的政府評價、外對內的第三方評價和內部的自我評價。從目前情況可以看出,上級對下級的督導評估較為鋼性,作為“下”的學校壓力較大,容易忙于應付。而且由于周期相對較長,指標相對全面,也容易在指導學校的針對性、及時性上顯得不足。至于第三方評價,目前在中國條件不夠成熟。所以在一定意義上說,學校的自我評價應引起關注,下一步要加強研究和推進的就是學校的自我評價。
自我評價有內在的動力,所以在內涵發展、質量提升等方面能起到別的評價不能起到的作用;自我評價從結果的使用而言,可以防止作假也無須作假。目前自評的問題在于學校缺乏專業支持,這就需要研究機構加大力度。學校自我評估并不只是學校管理者所作的評估,還應該包括教師、學生、家長,結果的使用應當注重每一個單項的反饋,比如說學生學業負擔、教師的滿意度等這些對于改進工作非常有用。
首都師范大學副校長孟繁華:隨著教育環境的變化,教育評估也在發生變化,至少我們看到了三大趨勢:第一是從外控到自治。評估的目的是為了建設學校、發展學校、提高辦學質量,而不是找茬整學校,不是挑毛病,所以學校自身也要參與進來;第二是從單一主體走向多元主體。評估者不僅僅是一方,而是政府、學校、社會、家長多方面參與;第三是從競爭到合作。不是不要競爭,而是要在一定競爭的基礎上凸顯合作共建,包括學校與政府、與社會合作,這樣才能實現以評促建的目標,而不僅僅是排名。評估的未來走向可以用GPS定位比喻,諸多的指標就像坐標系一樣,學校找到自己的位置、目標,實現的路徑也就比較清楚了。
北京中考 上海中考 廣東中考 天津中考 江蘇中考 浙江中考 河南中考
江西中考 四川中考 河北中考 湖南中考 湖北中考 遼寧中考 更多>>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