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四六級是許多人大學時代的噩夢,考不過畢業時就拿不到學位證,找工作更是難上加難。不過昨天媒體的一篇報道,讓許多網友有一種想哭的沖動。原來教育部從沒要求四六級考試和學位證書掛鉤。
被英語四六級折騰的網友在宣泄多年的郁悶時,將其形容為學校“假傳圣旨”,讓學生不明真相。那么現在教育部發話了,學生就能拿著這個“尚方寶劍”向學校和四六級掛鉤學位說NO了?這顯然過于樂觀了,學位證在學校手里,學生有討價還價權嗎?找教育部,人家已經表過態了,不贊成高校掛鉤。然后呢?就沒有然后了。
英語學到什么程度,取決于學生自己和其專業發展方向,本就和拿不拿學位扯不上。表面上,教育部門沒把英語四六級當大事看,可是如果沒有行政力量的強勢介入,它又如何成為全國性的權威大考;而各高校又為何通過行政力量,讓它成為檢驗其在國內實力的排名大考。拿學生的學位證換取高校四六級的通過率,等于掐住學生的命門,讓他們為學校“爭光”。至于學生是不是臨時抱佛腳,是不是啞巴英語考過就忘,那都不重要了。這玩的還是應試教育老一套。
有人說大學可以不考四六級,可現在用人單位就認這個,學校這樣做也是為學生好。用人單位為啥拿本科、拿四六級當指標,不正是學校和教育體制給出的風向標嗎?另外,教育部面對社會訴求,一次次嚴禁義務教育學校升學掛鉤奧數、掛鉤考試、掛鉤占坑班,難道這都是學校的錯?
說到底,上面給根線,下面就得團團轉。一根指揮棒讓教育習慣亂掛鉤,學生負擔就難脫鉤。不從根子上解決問題,所有看似關心學生、減輕教育負擔的表態,都是唱高調,說了等于沒說。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