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涉世未深的年青人“嘴上沒毛,辦事不牢”?他年僅19歲,就已經是一項國家專利的持有者,記者1日從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獲悉,該校機械工程專業大一新生徐揚已將專利授權企業進行大批量生產與出口,產品年銷售額達數十萬元人民幣。
徐揚來自山東,他的專利“鑄鐵板牙”是一種切削外螺紋的刀具。傳統的鋼制板牙一般用于切削大型且硬度較大的材質,而在日常生活中,往往需要輕便的工具進行常規的維修,徐揚的“鑄鐵板牙”恰恰能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
徐揚出身于一個機械加工制造的家庭,從小受到成長環境的耳濡目染,他對機械充滿著極大的興趣與熱情。小時候的徐揚經常去工廠玩,直到2011年的一天,正把玩著廠里一把老式扳手的徐揚突發奇想:“如果選用既輕便成本又低的鑄鐵去做,效果會不會更好?”
他告訴記者,傳統的鋼制板牙即笨重成本又高,“鑄鐵板牙”只需配套塑料的板牙套使用,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既可以節約成本,又能因為輕便的原因提高工作效率。
2011年底,徐揚的“鑄鐵扳手”申請就獲得了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實用新型專利證書。隨后,徐揚授權山東工具制造有限公司進行大規模的生產與出口,將專利轉化為產品,據悉,該項產品年銷售額已達數十萬元。
目前,入讀大學的徐揚與另外三名同學正著手參加明年的機械創新大賽,此次比賽的主題為“夢幻課堂”,他說:“我們將從改造傳統黑板的方向進行研究,尋找新的突破與創新。”
北理工珠海學院老師楊小勇告訴記者,“學校為了解決大學生專利‘接地氣’的問題,在研發前會與企業做好溝通,讓學生了解企業到底需要什么樣的技術。例如學校目前和廣東工業設計城(順德)智能控制公共實驗平臺進行洽談,就智能吊具、新型空氣凈化器、商用抽油煙機廢棄處理等16項產學研項目進行深入合作,讓學生跟著老師一起參與研究與創新,這樣一來,學生研究出來的產品就能更好地投入生產了。”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