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初一語文課本 選文換了三分之一
史鐵生《秋天的懷念》、丘吉爾《我的早年生活》、馬及時《王幾何》等作品入選
難度降低,更注重寫作和書寫
2013年小升初的00后新生用的教科書,有些科目變臉了:語文教材調整最大,30篇課文里,有10篇是新的,整體難度有降低,更注重書寫和寫作。生物和思想品德教材有微調,變得更接地氣,其中,思想品德書里,沒有說教,而是用生動的事例引導學生,包括教女生怎樣保護自己。
新版初一語文書,南京用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的“人教版”,封面和往年一樣,但內容做了不少調整。南京市語文學科帶頭人,第三初級中學語文教師滕之先經過仔細對比后說,新版仍是6個單元,30篇課文,但其中10篇進行了更換,難度有所降低,內容更貼近學生的生活,而且更重視學生寫字,同時理清了寫作學習的脈絡。
新選課文更貼近校園生活
新選入的課文有:
第一單元: 《秋天的懷念》(史鐵生)
第二單元:《我的老師》(魏巍)、《再塑生命的人》(海倫·凱勒)、《我的早年生活》(丘吉爾)、《王幾何》(馬及時)、《<論語>十二章》
第三單元:《風雨》(賈平凹)
第四單元:《雖有嘉肴》(《禮記》)
第五單元:《河中石獸》(紀昀)
第六單元:《小圣施威降大圣》(吳承恩)
滕之先說,從選文的內容上來看,更貼近了學生的生活。比如原來第二單元主要是談理想,現在都是圍繞校園生活。新選的文章,對學生的成長有所啟發,但又不是特別難理解。
比如新增了史鐵生的《秋天的懷念》,換掉了魯迅的《風箏》,因為《風箏》這篇文章太深奧,初一學生理解起來有困難。第二單元的5篇課文全部換掉了,《再塑生命的人》是從8年級的課本中調整過來的,《我的早年生活》是丘吉爾寫的,說的是看待學生應該看他們的特長,對老師的教學很有啟發。《王幾何》這篇文章寫的是一個很有趣的數學老師,他的教學方式很靈活,經常讓學生們笑著上完一整節課。
《王幾何》一文節選:
矮胖老師站在講臺上,雙目含笑,右嘴角微微斜翹,胖臉上一副得意洋洋的表情。待全班42雙黑眼睛,驚訝得每一雙都放大半公分后,他突然轉過身去,面向黑板,揮手寫下了排球大的三個字:王玉琳。
……
“上幾屆的同學,承蒙他們的特別關愛,私下里給本老師取了個綽號——”矮胖老師緩緩轉過身去,揮手在黑板上優雅地寫了三個大字:王幾何。
……
王老師卻毫不理會滿教室的笑聲,繼續用他那金屬般的聲音說:“這就是那些老同學給我取得綽號。天啦,本人太喜歡這美妙的綽號了!可惜,從來沒有一位同學當面喊我‘王幾何’……”
更看重寫作,每個單元都有專題
教育部倡導學生寫好字,要求中小學開書法課。新版語文書也有所體現,“讀讀寫寫”和“目錄”從印刷體變成了手寫體,可以成為大家練字的范本。
此外,對寫作更加看重。舊版和寫作相關的,融合在綜合性學習里,新版則出了一個寫作的序列,每個單元都有。比如第一單元要求從生活中學習寫作,第二單元是說真話、抒真情,第三單元是在表達上要求文從字順,第四單元要求突出中心,第五單元要求條理清楚,第六單元是希望發揮聯想和想象。
滕之先說,舊版教材過分強調人文性,但是語文的實踐知識和學習運用的工具性方面不夠。“新版教材也更接地氣,而且難度有所降低。”滕之先說,這樣更能讓新生適應初中的學習。
還有兩科教材有微調,內容更接地氣
思想品德:教學生自我保護
思想品德書也是“人教版”。南京市建鄴區教師進修學校思想品德學科教研員許冬紅告訴記者,2013年做了微調,主要是措辭上有變化、語句更加完善,材料也進行了調整。而在內容上,這一版的思想品德書,從2003年通過國家初審開始,就已經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得特別緊密。
比如,第三課說的是珍愛生命,第六課是做情緒的主人,第八課學會拒絕,第九課保護自我。
在第九課“保護自我”當中,有這樣一個案例:
通過網上聊天,小燕認識了網友小Q,他們在很多問題上觀點一致,小燕視小Q為知己。當小Q向小燕介紹自己的“真實身份”和基本情況后,小燕也毫無保留地把姓名、學校、家庭電話等真實信息告訴了他。不久,小燕家被盜,而作案者正是小Q。
在相關鏈接中,告訴學生網上交友請注意:
不要輕易說出自己的真實姓名和地址、電話、學校等信息;
與網友會面要極其慎重,并采取防護措施;
遇到低級庸俗的網友,馬上避開,不再理睬。
書中還給了女生一些自我保護的建議:
上學、放學或外出游玩,要結伴而行,不去樹林,山洞等偏僻的地方;
不去營業性歌舞廳、通宵電影院等潛伏不安全因素的地方娛樂;
不與陌生異性單獨會面,不搭乘陌生人的車輛;
面對侵害,要積極尋求幫助,記住罪犯的特征并及時報案。
生物:實例更多
初一年級的生物書,南京用的是江蘇教育出版社出的“蘇教版”。南京第三初級中學生物教師張璇告訴記者,舊版書名只有《生物》兩個字,新版則變成《生物學》,科學性更強,內容順序上有些變動,比如“細胞分裂與分化”,在舊版里是第四章第一節的內容,現在調到了第三章,從認知順序來說更加流暢。另外,實例更多,語言也更便于學生理解,更貼近生活。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