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間教室里有45臺電腦,孩子們喜歡到這里進行網上學習。”在江蘇省徐州市豐縣歡口鎮中心小學,教師張爭光興奮地向江蘇省省長李學勇介紹學校的信息化建設情況。近日,將省教育廳作為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聯系點的李學勇,專程赴豐縣考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縮小教育城鄉區域差距”情況,并召開座談會聽取意見,研究解決問題的辦法和措施。
近年來,豐縣通過加大投入、加強培訓、提升質量等舉措,使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取得新進展,但從區域看,教育條件仍然較為薄弱。李學勇首先來到豐縣華山鎮杏花村和蘆樓新村袁賽、李夢新兩個農村孩子家中走訪,詢問上學路程有多遠、平時愛上什么課、免費課本的政策有沒有落實。李學勇還來到歡口鎮中心小學和初級中學。在歡口鎮中學操場上,該校校長反映,每次開運動會,老師們天不亮就起來,用石灰粉畫跑道,師生們都盼著有一個條件更好的運動場。
隨后,李學勇和鄉村教師、教育工作者、家長代表圍坐成一圈,在教室里就農村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進行座談。
豐縣人民路小學校長李長周直言,學校的科技活動讓孩子們在動手中享受快樂,但也面臨著專業教師和資金缺乏的困難;徐州市政協委員李成凱提出,豐縣農村學校教師的編制標準還是課程改革前的,信息技術等課程兼任教師專業水平還需要提高,希望能得到重視和解決;梁寨鎮黃樓初中教師孫俊臣建議,縮小差距還要創新辦學理念,應該選派更多的校長和教師到蘇南“掛教”學習。
記錄本放在腿上,李學勇不停地記錄,不時地發問。
在座談會上,10位代表提出20多條意見和建議。李學勇說,從豐縣義務教育的發展看,自身邁出了大步子。但全省區域之間、城鄉之間義務教育的發展還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如一些農村校仍然薄弱,需要努力縮小差距,讓優質均衡教育成果惠及每個孩子。
“從‘基本均衡’到‘優質均衡’,需要一個過程。這個過程不是‘削峰填谷’,把好的學校拉下來,而是要共同發展提高教育整體水平,一方面鼓勵優質學校向更高水平發展,一方面加大對薄弱學校的支持,更多地關心農村孩子。”李學勇說。
大學新生指南:行囊 軍訓 高中生徒步千里抵京
[新初一學生家長必讀 新初一分班考試題集 各科知識銜接輔導][小學生暑假日記][教育部:中小學生暑期生活"診療" 讀物推薦]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