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班、追夢班、神舟十號班……近日,石景山區一所小學別出心裁,讓學生自己做主,將小學一至六年級16個班的名字重新命名。學校校長稱,傳統的以年級加班級的命名方式缺乏個性,此舉是為了讓學生參與班集體的管理,增強集體榮譽感。據了解,以這種個性化方式命名班級名稱,在本市小學中尚屬首次。
個性班名為個性發展
“因為我們班每個人都有一個夢想,所以叫追夢班。”五年級追夢班的一群同學興奮地告訴北青報記者,他們班級新學期改名了,叫做“追夢班”,創意來自他們自己和班主任。新學期開始,海特花園小學所有班級都有了一個唯一且獨特的新班名,一改傳統以數字命名的年級數+班級數的叫法。
為何在班級名上突發奇想?海特花園小學校長吳幼穎解釋:“以數字命名的傳統班級叫法實在太缺乏個性。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組成的班集體也有自己鮮明的特色,為了順應這樣的個性發展,也希望加強學生自主參與班集體管理、增強集體榮譽感,才有了這樣的想法。”
創意源于師生 班名各有喻義
吳校長介紹,各個班級的新名稱都由師生們自主商量,不由校方統一制定,完全尊重各班意見,不限制班名字數和用詞范圍。
低年級班名由班主任來確定,把自己對學生們的希冀濃縮為一個詞匯作為班名,快樂班的班主任便是希望所有學生都能快樂。高年級的班名則由師生共同商議,根據班級特色及未來期望,最終確定班名。
四年級“神舟十號班”的班名提議者學生侯嘉林對于自己創意的解釋是:“神舟意味著速度,速度意味著我們班將來可以突飛猛進。又因為我們正好是10級,和十號也很搭,所以就用神舟十號來命名。”
在各個新班名中,吳校長特地介紹了“追夢班”。“這個班級很特別,因為班里的一部分學生,是從被取締的非法學校轉學過來的,這些學生的家庭生活非常困難,學習基礎和其他學生差距很大,剛來學校時他們很自卑,學習非常吃力。為了鼓勵他們,一定不要放棄,要勇敢追求夢想,所以有了追夢班的名字。”
新舊并用 學生不熟新班名
北青報記者發現,每個班級的原班牌并未拆卸,新班名被放在每個班級外墻特制的一個小展板里,展板里除了班名還有班級“全家福”,并附上一句班級口號,如翱翔班的口號是:“一切皆有可能”。
對未拆掉舊班牌,吳校長說:“有些班級的新名字太長,放不進班牌里。若增加班牌長度,感覺也并不合適。”對于新班名是否會被制作成傳統形式的班牌,吳校長表示他們正在考慮。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