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校無煙環境暗訪報告出爐 吸煙重災區是學生食堂
9月11日,中國控煙協會發布《2013年全國高等院校無煙環境創建暗訪評估報告》,基于全國800所高校的調查顯示,僅有24.25%的高校無煙環境得分滿60分,比去年提高6.87個百分點,逾七成高校不及格。所有高校中,語言類高校無煙環境創建得分最高。學生食堂中吸煙者和煙蒂數最多,成為吸煙重災區。
控煙排名前20所高校9所在京
本次評估覆蓋全國31個省份的800所高校,采取暗訪并攝像記錄的方式,以室內場所煙蒂數量、室內吸煙人數、學校重點區域張貼禁煙標識等8個指標為評估標準。今年,800所高校的得分均值高于前兩年,但仍不滿60分。
調查結果顯示,僅有194所學校無煙環境得分超過60分,占暗訪高校總數的24.25%,比去年提高6.87個百分點。其中北京語言大學名列第一。仍有7成多高校得分不及格,最低分僅為18.39分。
按照高校地域統計,北京高校平均分排第二,今年排名前20的高校中,有9所地處北京。中國控煙協會媒體主管所超評價,北京高校控煙效果顯著,這與北京有禁煙控煙規定,控煙宣傳環境良好有關。
醫藥類高校控煙效果滑坡
按高校專業分類評估,語言、農業、民族類院校控煙良好,位列前三名;政法、師范、體育院校位列后三名。
值得注意的是,醫藥類、師范類高校的得分均值排名呈下降趨勢。其中,醫藥類高校由2011年的第1名下降至第6名,排名前十的高校中沒有一所醫學院校,師范類由2011年的第6名下降至2013年的第11名。
所超說,醫生本應該是救死扶傷、守護健康的人,老師的形象是為人師表,如果未來的醫生和老師養成吸煙的習慣,工作時主動點燃一支煙,示范影響更加惡劣。據他分析,醫藥類和師范類高校排名下降一方面與醫學院和醫學專業學生對控煙重視程度不夠有關;另一方面,一部分醫學院學生認為自己是醫生,能夠治愈這些吸煙帶來的危害,還有人存在僥幸心理,認為吸煙損害健康是一個慢性的過程,不像其他疾病那樣具有突發性,不一定就會導致自己生病。此外,一些醫學院學生透露,他們的學制比普通學生長,七年八年比較常見,在就業和人生規劃方面壓力較大,吸煙也是排泄壓力、宣泄情緒的方式。
食堂吸煙者最多
調查還發現,今年高校張貼禁煙標識、清除煙草廣告成效顯著。2011年,800所高校中,僅有56.5%的學校有禁煙標識,但去年和今年這一比例都上升至100%。此外,今年所有的被暗訪高校均未發現煙草廣告。
暗訪中還發現,教學樓和行政樓煙蒂比例下降,但學生食堂和男生宿舍仍是吸煙重災區。在室內各場所的吸煙人數中,學生食堂人數最多,占到42.92%;其次是男生宿舍,占到27.5%;發現的4457個煙蒂中,學生食堂比例最高,占到30.5%;男生宿舍其次,為29.16%。
所超介紹,2012年暗訪時發現,男生宿舍煙蒂數最多,調查結果公布后,很多學校都對男生宿舍采取了一些控煙措施。但學生食堂煙蒂數逐年增加,吸煙者從宿舍向食堂轉移,一些學生在食堂肆無忌憚地抽煙,都沒有人阻攔,食堂的控煙管理需要加強。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