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啦!”之助力孩子好心情開學篇———
根據北京市教育委員會辦公室的通知,北京地區各中小學的開學參考時間為9月1日。隨著開學日的逐日臨近,有的孩子興奮,有的孩子焦慮,甚至是恐懼,他們心情各不相同,但有一個共同之處:大部分孩子心里對新學期的學習和生活有個大大的問號,面對未知的新學期,他們很迷茫,內心渴望得到家長的指導。
除了孩子,一些家長也隨著開學日的臨近而發生了情緒變化,甚至是帶給孩子一些負面影響。離開學還有一段時日,李女士就已經開始煩惱了。一想到每天早上趕時間送孩子上學的那個混亂勁兒及緊張情緒,她就焦慮不已,這種情緒也連帶影響了孩子。緊接著,本來就對開學有些抵觸情緒的孩子,也出現早上不愿起床、白天精神不振,還愛發脾氣的情況。
如何緩解開學情緒,保持住好的學習狀態以迎接新學期的到來?專家建議家長應重視親子溝通,鼓勵孩子積極面對新事物。同時,教育機構也針對開學這個特殊的時間節點,建議學生們能提前預習功課,做好新舊學期的課程銜接工作。
心情素描
開學情緒復雜 孩子期待得到父母幫助
北京市忠德學校的趙斯滕今年12歲了,9月份開學后,他將由一名小學生正式“升級”為初中生。面對未來完全陌生的課程,趙斯滕并沒有家長想象中的憂慮。“就要開學了,我挺高興的,可以和一起小升初的同學見面了,還能認識更多的新同學。”趙斯滕說,“我希望新的學期里,學習能更好一點,還希望能通過各種比賽為學校爭光。”暑假里,趙斯滕為了增強語文能力,主動閱讀了不少詩歌等文學作品。當然趙斯滕也有“最恐懼”的事情,他認為:“最恐懼的是上初中之后要考的1000米,體能跟不上。我現在連續跑400米就不行了,1000米很可怕的!”
11歲的江博是東城區和平里第四小學五年級的學生,他對于新學期非常期待,因為暑假在家里呆著感覺有些悶,開學就可以見到小伙伴了。江博說:“我對開學并不抵觸或者害怕,因為不會換班主任,心里很踏實。為了迎接新學期,我提前購買了新學期的課本與練習冊,預習了新的知識,希望取得優異的成績,最好能夠進入前三名。”
和前面兩位學生一樣,同仁中學的張雯也非常期待開學,這樣她就可以見到閨密和同學了。她希望自己在新學期里,成績可以再穩定一點,最好還有點提高。“馬上就要上初三了,我有點畏懼中考。爸媽還沒有和我探討過新學期的生活和學習。”張雯說,“我其實非常希望父母能夠和我一起對新學期的生活進行一些討論,這樣能幫助我定個具體的目標,能幫助我往更明確的、更好的方向奮斗。”
相比之下,趙斯滕稍顯“幸運”些,因為父母已經和他共同探討過新學期的學習和生活。他說:“爸媽建議我上初中之后要努力學習,多看書、多做題,因為要考一個好高中必須要努力爭取好成績。他們還告訴我,上初中了,我要學會自立,學會自己照顧自己。”江博和張雯也都渴望得到父母的建議,因為父母的鼓勵能夠極大增加他們的自信心。
情緒引導
幫助孩子駛入開學正軌 家長不妨換位思考
就要開學了,除了以積極心態迎接開學的孩子,也有許多孩子“畏懼”開學,他們通過微博表達了自己的感受——
LYW歡:鬧鬧啊鬧鬧,突然發現還有幾天就要開學了,開學了就高三了,怎么辦?
莞生-mousecat:開學吧!不行吶,還沒玩夠……開學吧!不要啊,開學有考試……不行,快開學吧!我在等江湖的二刷啊!
Stella丶L:想到明天就要開學了,我的心里就有一股淡淡的憂傷……想到政治作業還沒做完,我的心里就有一股濃郁的憂傷……
對于開學前孩子出現的種種心理情況,美國卡內基訓練中國北方區負責人、首席講師趙卜成博士分析:“喜歡開學的孩子,通常表示他們的學校經驗基本上是正向的,因此他期待回到令人愉快的氛圍。如果孩子對學校的經驗是比較負面的,他也不會想再次‘重蹈覆轍’回到校園, 讓自己又回到不快樂的狀態,這種排斥開學的情緒也就不難理解了。”
通過二十多年來對青少年培訓的經驗,趙卜成博士認為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幫助孩子緩解情緒壓力。他說:“學校生活主要有兩個方面,一個是學習,一個是人際關系。人際關系的重要性很容易被父母忽略,而人際關系卻無時無刻不在影響孩子的學習心態與能力。學校生活只是成人世界的簡化版, 而壓力也許不如成年人來得巨大, 但是對于不諳世事的青少年仍構成極大的困擾,沒有能力解決問題的孩子當然面對著更大的壓力。”
趙卜成博士建議父母不妨換位思考:“與其不斷地從父母的權威立場去要求、勸誡、強迫、利誘孩子,倒不如設法站在孩子的立場想一想,讓孩子覺得你是與他同一陣營的。類似于‘快開學了,還不趕緊完成作業’、‘你還不收收心,天天就是看電視’的話完全可以改變為‘可以上學了, 你可以學好多有趣的事情,說不定你還可以回來教媽媽呢’ 又或者‘哎! 你又可以跟文文一起玩了, 好久沒有看到她了, 你猜她會有什么不一樣’。總之,父母要運用各種溝通方式,讓孩子對于開學懷抱著積極的期待,而非無可逃避的壓力或痛苦。”
和趙斯滕、江博和張雯一樣,幾乎所有的孩子在采訪中都表示“每次開學,都非常希望得到來自于父母的幫助”,這種幫助可以理解為孩子對不可知的未來及變革,需要來自于成人世界的建議。趙卜成博士表示:“家長完全可以和孩子共同建立對學校生活的美好理想。與孩子一起設想開學后,會發生什么有趣的事,見到哪些有意思的人,學到什么有意義的知識,特別是幫助孩子預設會有哪些成長和更佳的表現。這不只是應付了開學,更是教會孩子積極的人生態度。”
學習指導
“課程預習”縮短適應期 不同階段重點各不同
海淀實驗中學的鄭文畯9月份開學后就要升到初三了,他對未來并不迷茫。“我有自己的要求,我要求自己這學期一定要進入年級前十名,并且在明年的全國初中數學聯賽上取得好成績。”鄭文畯說,“為迎接新學期,我做了準備。比如我現在每天都在做全國各地的中考完形,還在看數學書。我希望老師把全年級的數學尖子生集合在一塊兒進行一次比賽,證明自己的實力。”
鄭文畯無疑是一個具有自我約束力和自我規劃能力的學生,但是也有非常多的學生讓家長頭疼。孔女士就很擔憂兒子的學習,她說:“暑假里,孩子玩得很開心,但是學習上松了勁兒,看書做功課的時間非常少。現在,我就擔心他收不了心,開學后不能好好學習。”
如何在學習上幫助孩子順利進行新舊課程的銜接,在新學期也能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是家長最關心重視的事情。國內知名教育機構龍文教育的教學專家向記者反映:“隨著新學期的漸行漸近,有不少家長反映孩子一想到開學就煩,根本談不上在開學后能夠立即好好學習。把孩子的注意力從玩樂逐步轉向學習,對家長來說是個大難題。”
暑假之后,學生都升了一級,未來的學習內容和方式都隨著發生一定的變化。以“小升初”學生為例,龍文教育專家指出:“孩子升初中之后,將面臨三個方面的轉變——一個是老師教學方式的轉變;二是孩子學習心態和方法的轉變;三是知識結構和難度的轉變。如果某一個環節上出了問題,輕則由小學階段的‘優生’轉變為‘差生’,重則學習信心和興趣受創,而影響中學階段的全面學習和生活。初中的第一個學期開學,家長應該鼓勵自己的孩子積極參與學校課堂學習,協助孩子調節好心態,更要學會‘賞識’孩子,肯定孩子的努力。”
升入更高年級,學習的知識面將會擴大,知識深度也會加深。龍文教育專家認為:“預習是成功學習的重要步驟,開學前將新學期的課程提前預習和掌握,既有知識上的銜接,更有思路和方法上的調整,可以做到未雨綢繆。龍文教育就在暑假設立了1對1銜接收心課程,目的就是為了幫助學生超前預學新課程,確保開學的領先優勢。”
龍文教育專家介紹,新初一、新高一學生重點在于培養學習思維查漏補缺,防止成績波動;新初二、新高二學生則需激發其危機感,強化學習方法,拓展解題思路,端正其考試心態;新初三、新高三學生應重視理順各學科的知識體系,夯實基礎知識,吃透考點,有計劃地規劃學習。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