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在線訊 全套45本北京版教材修訂完畢,目前已通過教育部審定。今年9月新學期開學,“升級”后的京版新教材將在本市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正式啟用。
京味兒濃 英語課“游”北京
新版教材涉及義務教育階段即小學一年級至初中三年級。每本書的封面左上角都有一個醒目的白綠相間圓形圖標,寫有“教育部審定2013”字樣。
京版新教材部分科目京味兒十足。“修訂后的京版教材,突出了北京特色。”剛剛參加完教學培訓的東城教育研修學院的一位英語學科教研員告訴記者,小學英語教材中增加了北京旅游景點等內容,富有地方特色。在培養學生文化意識方面,更為全面。比如,以前的英語教材較多地介紹了外國文化,涉及中國傳統文化的內容較少。這次修訂,增加了中秋節、春節等與中國傳統節日有關的話題。
據介紹,此次北京版教材的修訂緣于新課標的實施。去年初,教育部公布了新修訂的義務教育階段19個學科課程標準,并宣布于當年秋季開始實施。由于教育部要求對語文、歷史、政治三科進行統編,因此此次京版新教材并不涉及這三科。而小學科學學科的課標尚未通過審查,因此也未涉及。
重創新 課外實踐查水質
根據新課標精神,新版教材更加注重聯系實際,突出科學性、實用性、適用性、創新性等特點。
在初一數學教材中,加入了來自生活的例子,比如在講解“線動成面”和“面動成體”道理時,就使用了汽車前擋風玻璃雨刷器擺動的例子,有助于學生理解。在“負數”這一章節,則介紹了“正”和“負”這對術語的起源,即1700多年前魏晉時期數學家劉徽在給《九章算術》作注解時提出的:今兩算得失相反,要令正負以名之。
化學教材《水》一章,對學生提出了課外實踐要求,包括學習查水表、調查生活住地的水污染情況等。
專家認為,新北京版教材除了要求學生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外,還要求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提倡主動學習。
大開本 保護視力啟興趣
新北京版教材由北京出版社教材中心、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基礎教育教學研究中心以及北京大學等高校聯合編寫,網羅了眾多教育專家,僅參與編寫數學教材的特級教師就有8名。
舊版北京版教材大小不同,比如,數學教材是32開,英語教材則是大16開。為方便學生閱讀,經過修訂后的北京版教材統一了規格,全部為16開(185mm×260mm),圖文并茂。專家表示,理科課本相對信息量大,如果使用小開本,字體密集,看起來會吃力。改成大開本后的教材,有利于保護孩子視力。而且大開本圖片豐富,有利于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啟發興趣。
此外,新版教材的英語、化學、生物等科目配發了光盤。光盤內容屬于拓展教材,包括優秀課件、動畫等視頻資料,有助于學生在家自學,加深對課程的理解。
降難度 師生齊減負
針對新版教材,各區縣教委已組織相關學科教研員參加了教學培訓。一些老師反映,修訂后的教材比原來簡單了。
城區一位英語學科教研員表示,以前的小學英語教材中有超出課標的內容,學生學得難,對老師駕馭教材的能力要求也高。現在,教材按照新課標要求降低了難度,對師生來說都是一種減負。
東城區教育研修學院特級教師宋立曾參與新版教材的審讀工作,在她看來,修訂后的教材更加貼近課標。“部分內容進行了調整,例如生物學科,《植物的運動》等章節被刪除了。”
北京中小學教材版本有望統一
目前,本市中小學使用的教材主要涉及三個版本,即北京版、人教版和北師大版,其中,人教版教材占據“半壁江山”,北京版教材緊隨其后。去年,人教版教材已進行修訂并投入使用。
據了解,本市對于哪個學科使用哪個版本的教材并未做統一要求,而是由區縣教委在征求教研員和家長的意見后進行統一規定,個別試點校可自行決定教材版本的使用。有教研員預測,北京版教材修訂后,會有更多的區縣和學校愿意選擇使用,現階段教材版本“三足鼎立”的局面有望被打破。“這是因為人教版教材突出通用功能,而北京版教材突出了地方特色,更適合北京孩子學習。”今秋開學,除海淀、西城外,本市小學英語學科教材將率先統一成“北京版”。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