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從無錫教育工作會議上獲悉,今年無錫將進一步深化招生制度改革,其中最受關注的一點是中小學多余學額將采取公開報名和搖號的方式招生。記者采訪了部分小學校長和家長,聽聽他們的看法。
全省第一個采取搖號錄取
今年深化招生制度改革,要求義務教育公辦學校堅持免試、免費就近入學,合理劃定學校施教區,保證施教區生源數量與學校招生規模基本適應,有空余學額時,要采取公開報名和搖號的方式確定。民辦學校實行自主報名、免試入學,自主報名人數超過學校招生規模時,也要采取搖號方式錄取。嚴肅查處義務教育學校舉行或變相舉行入學考試、測試行為,堅持隨機分班,嚴禁以重點班、快慢班、實驗班等名義違規分班。其中首次確定今年將在中小學實行搖號。記者了解到,無錫是江蘇13個地市中第一個明確公開搖號錄取的城市。
搖號主要針對“熱門學校”
昨日了解到,目前搖號的實行細則還沒有提上議事日程,之前只是邀請了一些中小學校長進行座談。根據這兩年的調查報告,無錫小學的整體擇校率已經低于10%,中學的擇校率更是低于2%。雖然整體已經達到了江蘇省要求的標準,但不得不承認部分熱門小學擇校率居高不下,個別學校擇校率最高可能超過30%。搖號主要針對這些“熱門學校”。同時,由于無錫目前是按照區域招生的,所以即便搖號,也不可能跨區,最多是區域內調整。其次是要求民辦學校自主招生人數超過學校招生規模時搖號。對此,一些民辦中學負責人表示,無錫的民辦學校都是按照市教育局所批的計劃招生的,不會產生“超額”的狀況,又何來擇校之說。
有家長認為搖號帶來希望
對于搖號的消息,家長們有喜有憂。住在北塘區的林女士為了擇校,去年底將孩子的戶口遷入了崇安區,全家人還為此搬了家,擠進了父母家。在她看來,這也算是準備工作之一,因為她知道跨區擇校難度大。可是為了孩子她還是愿意放手一搏。一聽到要搖號,她感到這是要靠運氣的,她遷戶口、搬家就變得沒多大意義了。也有一些家長對此表示“挺不錯”,因為在這之前他們的孩子是一點機會也沒有的,搖號帶來了一線希望。
校長們對此卻表現出了更多的擔憂。記者第一時間聯系了幾所知名小學的校長。一位校長表示,坦白地說“搖號”已經成為家長心目中公平分配公共資源的一種代表,他也不否認搖號從某種程度上具有相對的公平性,符合了大部分老百姓的利益。但他認為要靠運氣來決定一個孩子受教育的方式,這本身就是一種不公平。
全面鋪開前不妨先“試點”
記者聯系了南京、蘇州和常州的相關媒體和教育部門,得到的回答都是“還未決定是否實施搖號”。從無錫公布的政策來看,由于細則未出就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間。對此,一些教育界人士認為,在全面鋪開前不妨先“試點”。在嘗試中找出可行性方案,同時也能看到一些漏洞和需要關注的地方。當然,也有一些不同的聲音提出,希望做一個全面性的調查,聽聽大部分家長的意見。因為無錫既然整體擇校率已經控制在10%以下,那么無錫到底需不需要搖號呢?(晚報記者祝筱筠)昨天,無錫首次發布了由市教育局、國家統計局無錫調查隊共同組織開展的無錫市義務教育高位均衡發展示范區建設滿意度調查報告。調查對象為二市七區部分在校學生、家長及社會公眾,調查內容主要包括辦學條件、師資隊伍、管理水平、教育質量等方面的優質、均衡情況。調查結果顯示:錫山區受群眾認可度最高,學生和家長對后勤服務評價最低,社會公眾則對擇校控制評價最低。
錫山排名二市七區滿意度首位
聯合調查工作組與去年12月26日、27日對二市七區統一進行了義務教育高位均衡發展示范區建設滿意度調查。調查共涵蓋74所小學、初中,12個大型超市(商業廣場)和14個居民社區,調查人數3867人。在校學生和學生家長的調查統一在樣本學校采用現場問卷方式集中進行,社會公眾的調查則由調查組在當地社區、大型超市等人流密集區域采用攔截式問卷方式進行。
數據顯示:本次調查總體滿意度為94.07分,達到較高水平。學生的平均滿意度為98.56分,學生家長、社會公眾的平均滿意度分別為93.58分和87.66分,反映出各類對象對教育的期望值有所不同。二市七區滿意度排位依次是錫山、南長、崇安、江陰、宜興、北塘、惠山、新區、濱湖,反映出各地義務教育高位均衡發展示范區建設存在一定的地區差異。
學生、家長最不滿意后勤服務
調查共涉及學校的教育質量、規范收費、師資水平、安全管理、陽光體育、課業減負、社會實踐等15項內容。從各項調查內容得分情況看,學生對教育質量滿意度最高,對后勤服務評價最低。家長則對規范收費滿意度最高,跟學生一樣,也對后勤服務評價最低。
數據表明,社會公眾的分項滿意度除辦學條件與家校溝通達到90分外,其余13項測評內容得分在85—90分之間,平均滿意度為87.66分,低于學生的98.56分和家長的93.58分。他們對辦學條件滿意度最高,課業減負和擇校控制的評價排最后兩位。
調查收到152條意見和建議
本次調查,被訪者普遍認為近幾年來全市義務教育優質均衡水平不斷提高,實際調查結果也充分印證了這一點。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群眾對優質公平教育的期望也越來越高。據了解,本次調查收到學生、家長、社會公眾意見和建議共152條,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希望各級政府加大對教育特別是義務教育的投入;希望學校加強后勤管理,改善學生的伙食質量;希望學校加強安全管理,特別是門衛保安的管理,保障學生安全;希望學校多組織開展社會之間等集體活動;希望學校增加運動場地,有更多的空間開展體育活動;希望學校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提高教育質量;希望學校公平公正對待每一個學生,真正做到不分快慢班、重點班;希望學校加強家校互動,教師能定期家訪;希望加強校園周邊環境整治,特別是交通秩序、流動攤販的治理;希望能加強師資交流,辦好每一所學校。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