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有效德育,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
德育在人的成長和發展過程中具有重要的導向功能和積極的促進作用。一個人,只有打牢思想道德的基礎,努力才有方向,前進才有動力,發展才有后勁。——淄博六中校長 劉國龍
我校歷來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辦學理念,廣大同學具有較高的思想道德境界和良好的行為習慣,在主觀愿望上也都希望自己能夠達到更高的層次,逐步成長為一個“素質全面、特長鮮明,有責任、會擔當、能自律”的優秀人才。但由于成長環境不同,人生經歷不同,認知水平不同,思想道德和行為習慣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異,學生教育管理的任務依然很重。結合學校實際,貫徹落實好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切實做好學生教育管理工作,這是學校和每一位教職工的神圣職責和光榮使命。
貫徹落實好《若干意見》,重點是加強,關鍵在改進。因此,學校在按照“學生管理六個到位”加強學生教育管理的同時,高度重視改進德育工作。毋庸諱言,因“說教式”德育模式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難以激發學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需要,影響了德育的實效性,甚至引起了學生的逆反心理,產生了負效應。基于這樣的認識,學校構建并實施了“體驗·感悟·提升”型德育模式和“明理→梳理→踐理”自我完善機制,并倡導通過各種形式開展“德育問題探究活動”。
“體驗·感悟·提升”型德育模式和“明理→梳理→踐理”自我完善機制,對學生而言,是一種由內而外的自我教育,能更好的發揮學生在德育中的主體地位,增強德育實效性。對教師而言,則要求教師改變以說教為主的德育方式,做好策劃與指導工作。同學們要圍繞德育目標進行體驗,決不能相反。凡是影響德育目標實現的體驗行為,都無益于自身發展。有的人成長過程中出現偏差,發展過程中走了彎路,有的甚至違法犯罪,就是因為進行了錯誤的體驗而越陷越深、難以自拔。同學們只要在學習、生活和交往中,在學校、家庭和社會中,堅持用眼睛去觀察,用大腦去思考,用行動去體驗,用心靈去感悟,就一定能把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提升到一個新層次。
在實施德育模式方面,學校開展了“精品演講活動”,讓同學們在演講方面得到了體驗,產生了感悟,提升了素質。到目前為止,同學們已經進行了46次演講活動,92名學生體驗了演講或主持,其教育價值和綜合功能已日益顯現出來,正在成為我校學生自主教育的德育品牌。你們的每一次演講,我都認真聆聽或閱讀。你們講的很好,主持的也很好,我從中得到啟發,受到鼓舞,感受到力量——一種決勝未來的中國力量。同學們,你們是大有希望的一代!家庭的夢想、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都寄托在你們的身上。
德育實際上就是從道德認知、道德實踐、道德內化,到逐步形成道德品質的過程。其中,正確的道德認知是前提。人難免存在模糊或錯誤認識,這就需要通過一定的方式調整這些認識,其中“德育問題探究活動”就是有效方式之一。所謂“德育問題探究活動”,是指學生圍繞符合德育目標的思想道德問題,通過獨立思考、合作交流、討論辨析,并在老師指導下形成正確的思想道德認知的活動。事實上,李昌健老師早已實施的“問題解決式班級管理模式”,本質上就是這種活動要求的具體實踐。任何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都在變化,而且都可能存在偏差,這就是我們強調要不斷提高思想道德認知水平,周期性用好“明理→梳理→踐理”自我完善機制的原因所在。當代中學生聰明、智慧、勤奮,都具有很強的反思力。只要你們努力提高認知水平,加強道德體驗,自覺完善自我,就一定能夠成長為社會的有用之才。
學科教學是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最經常、最基本的途徑。因此,各任課教師在學科教學中,要自覺承擔起利用本學科德育因素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的職責;同時,老師們還要清醒地認識到,教師是用自己的良好言行影響學生的思想道德的崇高職業,每一位教師都要珍惜職業榮譽,敬畏崗位神圣,說好每一句話,做好每一件事,對待好每一個學生,做到“學為人師、行為世范”。事實上,知識本身對人的思想道德和智慧就有影響和啟迪作用。例如,“共用電子對”加深了我們對“合作共贏”的理解;“得失電子”豐富了我們對“得失智慧”領悟;“加減運算”引發了我們對做好“人生成長加減法”的深度思考;慣性定律啟迪我們,改變自身不良行為,養成“自覺學習好習慣、文明表現好習慣、友好相處好習慣、健康身心好習慣”,需要給自己施加一種力,這就是恒心和意志。能夠帶給我們影響和啟迪的例子很多,不勝枚舉。只要同學們愿意做一個用心者、善思者,就一定能從知識的海洋中得到無窮的智慧和力量。
我始終認為,學生只有差異,沒有差生。多元智能理論告訴我們,任何人身上都具有優勢智能和弱勢智能。真正的教育在于幫助學生認識自我,擁有自信,發揮好自己的優勢智能。這就是我校提出“人人有才、因勢育才、一個學生、一面旗幟”的育人理念,強調“每個學生都是有尊嚴的個體,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發展優勢,每個學生都能成長為社會的有用之才”的理論依據,這也是我校通過實施教師工作績效“位次→映射→積分”評價,促進教師關注每一個學生發展、培養好每一個學生的基本原因。
我始終認為,教育教學質量提高,重在“兩德”。一是德育,二是師德。提高教學質量是廣大學生、家長以及社會對學校工作的基本期待,是學校發展永恒的主題,任何時候我們都不能忽視教學質量的提高。但是,提高教學質量也決不能就事論事,否則就會事倍功半。這與“通過農村包圍城市,最終奪取中國革命的勝利”類似,學校只有切實做好德育工作,大力加強師德建設,才能為教學質量的持續提高插上騰飛的翅膀和提供有力的保障。
高中階段是人生發展最重要、最關鍵的階段。在這一階段中,同學們將從未成年人轉變為成年人,同時還要努力實現從基礎教育到高等教育、尤其是優質高等教育的跨越,你們責任很大,任務很重。我們相信,只要你們始終心存目標,通過我們的共同努力,你們的理想就一定能實現在六中這片充滿希望的田野上。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