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所面向現代服務業、以商科人才培養為主的高職院校,如何放大“商業”特色,培養行業企業需要的職業人才,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戴慶華認為,關鍵在于形成與行業、企業緊密結合的辦學機制:“依托集團化辦學,強化行業指導和校企合作,學校構建了‘四育四聯’和創業教育培養模式,為地方發展培育‘高適應性’人才。”
集團化辦學實現校企深度融合
走進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的校園,仿佛置身一座城市的商業中心。愛迪爾珠寶、康輝旅行社、中國童裝中心、電腦工作室,還有一家家精巧別致的手工飾品小店。這里,校企融合的氛圍無處不在。
2003年,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在江蘇省率先“發力”,組建起江蘇商貿職教集團,構建了政產學研廣泛參與的新型合作平臺,變“孤軍奮戰”為“集團作戰”,并確立教學鏈、產業鏈、利益鏈“三鏈”融合的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主線。
回首九年發展歷程,無錫商職院黨委副書記馬元興感慨萬千:“以前學校要找行業頂尖的500強公司合作,往往吸引力不足,但是職教集團內有中職、高職和本科院校,還有相關行業的著名企業,便能形成‘強磁場’。”
如今,職教集團已聚集240多家成員單位,180多家企業,形成了教育需求信息匯集、教育模式探索創新、教育成果共享等平臺。
無錫商職院校企合作辦公室主任趙善慶介紹,目前,學院企業行業兼職教師400余名,每年還有200多名教師到企業掛職鍛煉。“市場營銷專業通過國家級教學團隊驗收、‘依托江蘇商貿職教集團,提升高職人才培養水平的探索與實踐’榮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
“四育四聯”縮短學生與企業距離
商科人才服務對象的人本性、服務測評的復雜性,不僅要求其具備很好的專業能力,而且還需要高尚品德、良好心理素質和社交能力等。馬元興介紹,為此,學校構建了“四育四聯”商科人才培養模式,即誠信、溝通、管理、經營“四育并舉”,政、行、企、校“四方聯動”,實現課堂、校園活動和社會實踐的對接融合。
商科人才要實現多元主體共同培養,則需要把準需求的“風向標”。學院副院長沈蘇林告訴記者,學校已創設了訂單培養、校中店、頂崗實習等多種模式,在提升學生專業水平的同時助推學生迅速就業。“學校旅游管理學院的‘旺進淡出,分段教學’培養方案,不僅滿足了企業需求,還完善了學生的技能,幫助其盡快融入社會。”
技能強化與內涵建設雙線并舉,使得高素質人才在無錫商職院遍地開花。2009年以來,無錫商職院學生累計在各類技能競賽中獲獎218人次,國家職業資格證書通過率達93%、就業率保持99%以上。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