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北京中考作文難度較大,寫出新意不容易
看今年的作文題“好奇”。無疑,這個題的難度比較大。這個題與2008年江蘇省的“高考題”——“好奇心”幾乎如出一轍。“好奇”這個題表面上看很容易理解,但是想要搜尋到合適的“題材”并寫出“新意”著實不容易。同時,這個題的出題方向與往年的北京市中考題是迥然不同的。從2007年的“動力來自 ”到2012年的“少年風采”,同學們都很容易從考前準備的“奮斗文”或“親情文”中找出一篇文章輕松地“套”入題目中。不過今年,企圖通過考前的短時間背誦所謂的“范文”的同學并沒有那么幸運。相信很多同學都有這種感覺:在考前辛苦準備的“范文”在考試中突然變得“無用武之地”。不過,從另一面看,這個作文題讓北京市的中考作文出現了一些好的轉向,即更加注重學生真實水平的考查,從題目上最大限度地規避學生考前“背范文”的“投機現象”。
新東方名師指導作文兩大寫作思路
那么,“好奇”這個題應該如何下手呢?
這里不妨介紹一個行文思路:發現疑問+層層解疑+人生啟示。在這里介紹學生在剛剛結束的考試中的幾個參考案例。
案例一:(發現“懶惰”的同桌總是取得好成績,產生好奇)+(帶著好奇追蹤同桌學習過程)+(發現同桌善于思考而不忙于做題的良好學習方式)。
案例二:(好奇為什么自己感受到的母愛是“冷漠”的)+(帶著好奇慢慢成長,一次次與母親的“冷漠”相遇,一次次思考)+(發現母親是為了培養我的自立精神)。
當然,也有部分同學勇于突破傳統,寫出了非常有新意的文章。有一位同學創新地運用了“書信體”,寫了一封給司馬遷的信,好奇地問司馬遷“為何選擇‘卑賤’地活著而不選擇‘光榮’地死去”。顯然,這個題材明顯優于前兩個題材。我們也不禁為這位同學的智慧和膽識贊嘆。但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如果沒有平時學習中的深厚積累,這位同學是不可能寫出也不敢寫這樣的文章的。
如果細心的同學會發現,今年的中考題“好奇”和去年的海淀區期末作文題“解惑”具有內在的一致性。如果能夠認真對待每一次考試,學會反思,學會從每一次考試中提高自己,那么中考語文獲得高分也并不是一件難事。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