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繁華的背后,IT人的健康狀況卻竟如此令人堪憂,IT人的健康透支已經達到極限。面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珍惜健康和生命或許是IT人應有的第一選擇……
9月18日,恰逢中國傳統的中秋佳節。而這一天國內三大門戶網站之一的網易高層們卻無法感受到節日的喜悅,他們焦急地守候在醫院里。終于,一個噩耗傳來,年僅38歲的網易代理CEO孫德棣因身患癌癥猝然離世。這個創造了將網易股價從0.63美元推向72美元的奇才,就這樣永遠離開了他為之奮斗的工作。博客網CEO方興東感嘆道:“死亡的陰影第一次與互聯網如此接近。”
狂人日記
逝去的是一個狂人。說他是狂人,并不是指其個性放肆張狂,而是他對IT產業揣著狂熱夢想以及對事業馬不停蹄、近乎忘我的瘋狂工作狀態。這個畢業于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的香港人,在撒手人寰的前兩天,還在工作崗位上最后拼搏。
1999年底,孫德棣開始擔任網易公司董事。2001年9月14日,網易因誤報2000年度收入而無法按時提交合格的財務報表遭受納斯達克調查,股價跌入1美元以下并險被摘牌。而丁磊與前CEO黎景輝和COO陳素貞矛盾激化,并導致兩人離職。
在網易前途撲朔迷離的緊要關頭,孫德棣被推到代理CEO的位置上,在他的帶領下,網易調整策略將游戲和無線業務放在首位,并終使網易走出了困局,網易股價也創造了從0.63美元升到突破72美元的奇跡。
2004年4月,孫德棣因病休假返回香港,那一次已經查出他因積勞成疾患上了癌癥,但3個月后,他又重新回到工作崗位。據網易公關部經理張穎對《財經時報》回憶,孫每天上午9點準時趕到辦公室,經常到晚上十一二點辦公室還不熄燈。
光榮與夢想
2004年前愛立信中國總裁楊邁因勞累過度,猝死在跑步機上;2004年8月,年僅28歲的大洋網新聞中心副總監王建峰病逝;2004年11月,杭州網通總經理杜斌26歲(未婚)病逝;2005年2月24日,域名注冊系統頂尖專家、中國頻道的CTO黃柏林,37歲在初為人父時日病逝。
匆忙離去的他們,著實令人痛惜。
這些“IT狂人”幾乎把所有的時間獻給了IT產業,正是有這樣一群人的奉獻,充滿朝氣的IT產業的發展幾乎是一路高歌猛漲,創造出了令人矚目的奇跡。
從百度、盛大的看似一夜暴富,到聯想、華為的國際化擴張,都令外界對IT產業的高速發展艷羨不已。而他們卻不曾想到,這些輝煌的背后埋藏著多少IT精英們的透支健康和生命。
值得欣慰的是,時至今日,IT人灑落的汗水已經將IT產業這條大船托浮起來,破浪疾行。以電信、IT和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產業,在中國國民經濟發展中已經開始占據主要地位,而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中國內地IT公司的總市值已超過100億美元。上個世紀80年代末才起步的通訊類企業,更是實現了4000多倍的增長速度,對其他任何一個產業而言,都只能是一種夢想。
堪憂的繁華
也許正是IT行業“努力工作、拼命玩耍”的行業哲學為透支生命埋下了伏筆。不少業內人士表示,IT的發展瞬息萬變,機會稍縱即逝,你只能向前拼,稍有懈怠就可能被淘汰。某知名軟件公司的總經理告訴《財經時報》,由于工作繁忙,基本上每天只能睡5個小時,而且周末也不休息。
北京協和醫院張醫生指出,IT人士長期接觸電腦,很容易帶來肥胖、下肢靜脈曲張、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神經衰弱等疾病。而且由于激烈的就業競爭,使他們長期高強度、超負荷的勞心勞力,精神總是處于高度緊張的狀態。
據一項調查顯示,IT行業內普遍存在著工作超負荷現象。每天工作8小時以上者的比例高達77.8%,其中每天工作11小時以上者比例竟有22.5%.95%的公司白領處于亞健康狀態,尤其是高科技行業、IT行業人士。
以下這些詞被這些IT人用來描述自身的狀況:身體疲憊、情緒低落、易怒、失去耐心、工作效率降低、睡眠不好、沮喪、壓抑……這些癥狀直接影響了員工的工作滿意感和生活幸福感。
產業繁華的背后,IT人的健康狀況卻竟如此令人堪憂,IT人的健康透支已經達到極限。面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珍惜健康和生命或許是IT人應有的第一選擇。
某咨詢研究總監單蘊睿表示,“這種亞健康、非健康狀態嚴重影響了中國社會對IT業未來的信心,更影響了IT從業者投身IT、奉獻IT的決心。”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