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各地高校畢業生正處于就業高峰。如何應對就業壓力,不僅是對大學生的考驗,相關企業也責無旁貸。對此,華碩電腦品牌總監鄭威提醒大學畢業生,只有擁有了“就業力”,才會真正符合企業的人才需求。她說,“就業力”不僅包括基礎知識,還包括職業技能、人際交往能力、溝通與表達能力、團隊合作精神、抗壓能力、適應能力、積極的心態等綜合能力。大學生要主動了解企業的用人需求,在學習期間就要有計劃、有針對性地提升自己的“就業力”。
鄭威建議,大學生要多參加一些校內外的活動,對成長和思維方式都會有一定幫助。一個企業需要的優秀員工,不僅體現在能力上,更體現在人品上,品德和團隊合作精神是許多企業非常重視的用人標準。一個人的學習能力固然很重要,但是如果一味注重個人的成長和表現欲,而無法融入到團隊中,他對于整個團隊和企業的貢獻就會受到局限,這也會影響大學生本身的成長。大學生要調整心態,扎扎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從小事做起,不要眼高手低,這樣才能在短時間內切實提高能力。大學生應該從各種途徑了解社會及企業的人才缺口及崗位要求,及早做好職業規劃,從而為以后的就業之路做好充分準備。
為切實提高大學生的就業力,為大學生創設更多更好的實踐機會,近幾年來,“校園行”活動已經成為華碩一項傳統節目。每年的華碩校園行活動,都覆蓋了百余所重點名校。今年華碩電腦聯手智聯招聘網共同推出的“華碩-英特爾校園精英培訓營”正在進行,從全國8大城市選拔出的36位優勝者將接受專業指導和培訓。鄭威希望更多的企業為大學生敞開大門,將企業選拔人才的標準對大學生公開,并盡力為他們提供實踐及就業機會。
華碩為不同的學生群體量身定做的三個校園組織——“碩市生”、“華碩學院”和“華碩之翼”。
“華碩之翼”是針對華碩愛好者的群體。與大學生聯系比較緊密的是“碩市生”和“華碩學院”。“碩市生”主要針對在校的大一到大三、研一研二的非畢業生的群體,從02年至今也已經經營了五年。主要給在校生提供社會實踐、長期的培訓的機會,每年都會有暑期的夏令營進行集中的培訓。全國有40多個城市有超過3000多人的的覆蓋面。平時會有市場調研、門店實踐的日常培訓,每個月都會有讀書會。在各地分公司都會培養我們內部的講師,還有“華碩學院”的資深輔導長會定期去全國各地做巡回的關于企業文化理念、產品知識方面的培訓,每年會有集中的夏令營進行幾天的培訓,內部也有自己的BBS、周刊。也會進行一些拓展訓練。
“華碩學院”是針對應屆生組織,華碩的人才大部分都是通過華碩學院的體系獲得,對于應屆畢業生的招募形式都是通過“華碩學院”招聘。每年九月開始華碩就會辦大型的校園活動,每年都會覆蓋150所以上的高校,參加的都是華碩高層的經理人,講師團也逐步發展到30多人的精英展示團,到各個高校演講,針對招聘到的學生會進行五天四夜的培訓,培訓內容包括職場的定位、產品知識、企業文化、銷售技巧、客服知識……。讓他們了解什么是真正的華碩,也可以通過這五天的培訓了解哪些學生哪些和華碩的文化是契合的真正適合華碩的員工!華碩目前有員工1200人,有將近400人是來自華碩學院的畢業生。
針對每年不同的情況華碩也會進行一些創新,在2006年華碩舉辦了“華碩校園職業精英挑戰賽”,把招聘和就業力的培訓結合在一起,針對近幾年大學生就業越來越難的情況,今年上半年華碩已經在校園做了200多場活動。包括碩士生自己的活動,華碩會給他們經費讓他們進行活動。也會進行電子競技大賽等活動,某些校園組織有好的創意的時候,華碩也會支持他們去做。我們也會針對每年的校園活動做一些問卷調查。從前年的調研結果看60%學生反映怎樣才能提高他們就業,所以我們以后的校園活動就是圍繞就業力方面的培訓。我們自己在這方面能力不足,就委托了專業的人力資源機構合作一起舉行活動。培訓也不僅僅在華碩學院里面,在各場活動中都會有人力資源的專家。
類似的校園活動在校園中也是很受老師以及學生的歡迎,他們很希望這樣的大企業能給學生就業方面提供一些幫助。
截至目前,作為信息產業巨擘之一的華碩電腦,分支機構遍布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員工十萬余名,多年來一直將優秀高校畢業生作為企業人才的重要來源,并且堅持每年在全國多所高校開展不同形式的校園活動,為學生提供形式多樣的社會實踐機會。旨在對所招聘的應屆畢業生進行集中培訓和選拔的華碩學院開辦5年來,已經為公司輸送了近300名合格員工。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