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體很差,經常感冒,為了文學創作以后要加強體育鍛煉。”酷愛讀書的濟南七中高二學生蔡韓碩說。正是他,利用2013年暑假時間完成了一部13萬字的長篇小說。無論在書中還是生活里,他始終向往藍天白云紅太陽,希望沖出圍墻看看外面的世界。
酷愛文學,偏科嚴重
記者在濟南市第七中學見到了蔡韓碩,沉靜、清秀,還未過18歲生日的他,去年利用暑假7周半的時間,完成一部13萬字的長篇小說,目前已經印刷出版。
“從小孩子就喜歡閱讀,那時我們出差就把他放在書店里,一看就是一整天。”蔡韓碩的父親說。蔡韓碩的班主任孫魯春說,班里的同學都知道他酷愛讀書。因為長時間坐著看書,身體不是很好,很容易感冒。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蔡韓碩也正在發燒。“為了鍛煉身體,現在看書的時候會活動活動。”蔡韓碩邊說邊拿起水杯喝了口水。
因為蔡韓碩把大量的時間用在閱讀文學類書籍,久而久之造成了嚴重偏科,文科成績好,理科、英語成績差。不過蔡韓碩對自己的偏科不太在意,認為時間應該用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學校并沒有因為他偏科而忽視他,反而讓他擔任學校讀物《文苑墨香》的編輯。
不過班主任孫魯春對于蔡韓碩的將來頗為擔心,“因為偏科,可能很難考上一本,偏才學生在現今的高考體制下難以得到認可。”
作品具有魔幻色彩
“以前喜歡韓寒、郭敬明,但現在感覺韓寒是只說不做,郭敬明是不說也不做。至今一直喜歡王小波,最喜歡看他的《沉默的大多數》。”蔡韓碩說,王小波的語言幽默、風趣,卻暗含深意,敢于在當時的背景下冒天下之大不韙,說出自己的觀點。
《木對的村》的主線框架是主人公乘火車去一個叫“木對的村”的地方,但途中發生了一系列事件,主人公的回憶穿插著對未來夢想,作品頗具魔幻色彩。
“當所有的人都被時代的大潮推著前進,很少有人會迷途而知返。”說到這里,蔡韓碩顯得有些深沉,“我最向往藍天白云紅太陽,希望所有人可以自由表達觀點。”
在《木對的村》的末尾,蔡韓碩描寫的主人公被關進監獄,最后從一個狗洞爬出。“我從狗洞里探出一束目光,去偷偷看了看外面的世界,那是一片蒼藍的天空。這一眼用盡了我最后一點力氣。”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