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思想觀念、門檻高等因素影響,德城區特教中心教師隊伍面臨老齡化的困局,40歲以下的教師不足10%,學校和家長盼望更多的年輕教師加入特教隊伍。
“3歲多被確診患有自閉癥,前后花了五萬多元。”7歲的小航來自平原縣,在德城區特教中心就讀一年級,是一個自閉癥兒童。小航的媽媽張女士說,為了更好地照顧他,4年前辭去工作。
“我們班有14個學生,平均年齡在10歲左右,但心理年齡只有3歲左右,教學難度比較大,上著課經常隨意走動,一些簡單的指令需要經過反復強化才能理解。”德城區特教中心李老師說,這些孩子很特殊,時刻需要老師陪伴,然而老師卻一直是特教中心最缺的資源。“據我了解,近20年來學校沒進一個特殊教育專業的老師。”
“很多人吃不了這份苦,也缺乏對特教的認識。”德城區特教中心劉老師說,1999年因工作調動,她由一名普通小學的教師轉為一名特教老師,這里的老師有著多重身份,老師、媽媽、保姆等,需要比普通老師多些愛心與耐心。以聾啞班為例,按規定一個班8名學生為滿額,可目前學生最多的班級甚至能達到14名。“我們遲早要退休,我們退休了這些孩子怎么辦?”
“學生在逐年直線增長,但教師隊伍老齡化嚴重,年輕老師成稀缺資源。”德城區特教中心副校長王福良介紹,目前學校共有教師23名,平均年齡在46歲以上,其中40歲以下的不足10%。在王福良看來,造成教師隊伍老齡化,主要有兩方面的因素,一是門檻高,德城區招錄在編特教老師要求“985”、“211”名牌院校本科生或研究生;二是觀念問題,很多年輕人不愿從事特殊教育。“希望更多的年輕人加入,哪怕是以助教的形式。”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