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剛上一年級,下午3點多就放學了,雙方老人都在外地,我們夫妻倆都是上班族,只能找各種理由輪流請假接孩子,一到下午3點就開始焦慮,工作也受影響。現在孩子能放在學校看管,我們終于放心了。”國慶節后,青島的張女士不再發愁孩子放學后沒人看護了,因為從今年10月起,青島市在市區啟動實施小學生下午放學后學校托管工作,先期每區各選兩所小學試點,由各校家長委員會組織實施,對接送確有困難的一、二年級小學生實行托管,解決家長的后顧之憂。
校外托管:監管缺失隱患多
現在家長一般是下午5點半下班,而學校下午3點半左右放學,家長普遍發愁這空白的一個多小時孩子沒人看管,不少孩子只能進入社會上的托管機構。
記者在青島市市南區某小學附近的一家托管班看到,位于半地下室的三四個小房間里密密麻麻擺了幾十張小飯桌,每個10平方米左右的房間內,近20個孩子挨在一起吃午飯,孩子們飯后的活動場所就在居民院內甚至路邊的人行道上。
記者在其他幾個托管班了解到,每月午餐的費用大約是400至450元,如果下午放學后需要待到6點之前,需要每月交納至少300元的費用,晚飯也在托管班吃或者需要輔導課業,費用就更高。
由于辦托管班無需申報任何手續,一個房間、兩個教師就可以開張。巨大的利潤空間也吸引一些私人家教、民辦學校擴大業務范圍,自定收費標準和服務內容,還有社會無業人員在居民樓里開辦托管班。目前,就青島而言,教育、工商、民政等部門都難以將托管市場納入自己的管理范圍,不少家長感嘆“找托管班就像找保姆,找不到心煩,找到了又擔心”。
學校托管:家長委員會“上崗”
“小學生放學后托管的爭議由來已久。民辦托管機構質量參差不齊,上世紀90年代青島市就嘗試過由學校托管,但因各種原因沒有堅持下去。”青島市家校合作促進會會長孫增信說,經過認真調研、多方摸底,他們決定依托各校家長委員會牽頭學校托管工作。“目前青島市有1100多個中小學家長委員會,幾乎占到全市學校總數的九成以上,可以承擔中小學生放學后托管的職責。”
青島市日前公布的《關于開展青島市區小學生學校托管工作的實施方案》提出,“市家校合作促進會負責全市小學生托管方案的制定和宏觀管理,各區家校合作促進分會負責本區學生托管工作的管理、指導和監督,各學校家長委員會負責具體組織實施,各學校負責提供托管必要的場所和設施”。該方案明確要求“參與托管的人員以學生家長為主體,并吸納退休老教師、專業人士、大學生等作為志愿者參與”。
根據方案,學校不再成為學校托管的主辦方,而是監管方。青島市市南區萊蕪一路小學校長邱琳告訴記者,學校提交的托管方案強調,“學校要加強對托管人員的培訓和管理,確保學生托管工作規范有序進行;學校成立專項領導小組,對托管中發現的問題及時協調解決,確保該項工作順利進行……”
“雙保險”:校方責任險由政府埋單
今年9月底,青島市的6所小學開始試運行托管班,學校采取合班方式,組織各年級托管學生到教室、操場等場所進行集中自主學習、游戲、體育活動,或開放圖書館、閱覽室等專用教室供學生讀書、閱覽和自主學習。
目前,各校托管學生的數量并不多,因為不少有托管需求的家長已經給孩子報了校外的社會托管班,到下學期開始的時候,報名托管的學生會達到高峰。其中3所學校明確表示現階段不收任何費用,其他的學校每月收費100元。而負責托管工作的包括家長義工和學校教師,也有第三方托管機構。
青島市市北區山東路小學9月下旬召開了家長會,討論決定家長作為志愿者以互助方式進行托管:凡是有孩子參與校內托管的家長,每個月至少要做兩次義工,同時歡迎其他家長自愿加入。市北區教育局局長柴清林告訴記者,他們還探索為看護條件有限的家庭提供有效的幫助,比如將托管延伸到假期。“今年國慶節期間,湖島小學就首次嘗試對該校無人照顧的外來娃實行免費義務托管,這在青島市尚屬首例。”
“家長委員會直接參與,使此次托管工作在實施主體、托管師資、工作機制方面呈現了一種全新的思路和模式。”青島市教育局局長鄧云峰說,各校家長委員會可采取企業贊助、家長義工、適當收取看護學生費用等方式,多種渠道解決經費問題,用于聘任托管人員的補貼及其他合理支出。今后,青島市教育局還將聯合相關部門開展深入調研,在試點基礎上逐步擴大中小學放學后托管的范圍。
針對孩子在托管期間的安全問題,青島市教育局要求各校參加托管的孩子必須投“雙保險”,校方責任險由政府埋單,學生平安險則每人每年80元,確有困難的學生可由學校購買。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