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食堂的浪費確實讓人心疼。”17日,本報關于煙大7名保潔員吃學生剩飯的報道見報后,不少讀者致電本報發表看法,在對這7名保潔員的行為表示欽佩的同時,也表達了對大學生浪費行為的惋惜。17日晚飯時間,本報煙臺、青島、濟南等地記者奔赴各大高校食堂,調查發現浪費情況普遍存在。
一碗面條剩了半碗
16日下午5點20分,濟南大學第八食堂,正值學生下課吃飯時間,該食堂內人頭攢動。在食堂餐具回收處,記者看到,有的學生吃得很干凈,也有人剩下不少的飯菜。
一位正在忙著收餐具的工作人員說,她自己每天晚飯期間就能收集差不多兩大桶的剩飯剩菜,“多好的飯菜啊,就這么倒掉,太讓人心疼了,這不都是父母的血汗錢嗎?”這位工作人員邊搖頭邊將手中還剩半碗的面條倒了下去。
濟南大學大四學生王君說,“其實有時候我們自己也不想浪費,但有時吃不完只好倒掉。”王君建議食堂以后將米飯的量分幾檔,大家可以按需要買,這樣就可以減少很多浪費。
“男生一般很少有剩很多的,有時候還不夠吃,沒吃飽的同學買第二份的時候又吃不下只能扔掉了,自己每次看到也挺可惜的,畢竟都是自己的錢。”大二學生小張說。
一頓飯回收三桶剩菜
17日下午5點半,省城山東師范大學桃李園食堂,正值晚飯時間,來吃飯的學生坐滿了一半以上的座位,餐具回收處剩飯菜不是很多。
這樣的節約行為固然可喜,但浪費情況依然存在。“有些學生一頓飯就剩半個饅頭,還有剩整個的。雖說經濟條件好了,但也不該浪費。”在山師的紅燭園食堂,提到學生剩飯的情況,負責回收餐具的保潔員高女士告訴記者。正說著,一個女孩端來的餐盤里剩有大半個饅頭,高女士皺著眉頭指給記者看,“你看看,剩了這么多,這種情況太常見了,中午的浪費情況比晚上還要嚴重。”
高女士身旁有一個剩菜桶,約一米高,桶口直徑半米,裝著半桶剩菜。“一頓飯就能清理出三大桶。”高女士說。
在青島大學食堂勤工儉學的海燕說,她也常碰到那些倒掉只啃了一口的饅頭、幾乎沒動筷子的菜,有時她也會笑著提醒他們,“你剩得有點多了。”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