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高中時的花錢“有人管”,到大學“放任自由”,開學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不少首度自己支配生活費的“95后”大學生就鬧起錢荒,成了“月光族”。記者調查了部分駐濟高校新生入學后的花費情況,發現很多大學新生從開學至今少則花了600元,多則消費上千元。為了補貼超支的生活費,不少大學生甚至在十一長假期間忙著打工,來填充自己的“小金庫”。
開學20幾天花銷已過千
“吃飯350元,買衣服200多元,哥們兒聚了兩次花去85元,拉網線、買生活用品,還有水果零食總共花了200多元……”國慶節放假前,山東大學千佛山校區體育專業的大一新生劉毅(化名)拿起紙筆列了列自己開學以來的花費,10多個數字相加后,劉毅自己都嚇了一跳,不到一個月,他竟花去了1000余元,這個數目也是父母給他規定的一月生活費上限。“幸好我還有暑假自己賺的900多塊錢,能頂一陣子,但是我現在已經感覺出自己花錢很無節制,錢不知不覺就沒有了。”劉毅告訴記者,他算了一下,如果按照自己現在這個花法,一個月得1500多元才夠花,但父母明確告訴他,每個月只給他提供1000元生活費,多了概不負責。
和劉毅一樣,山東女子學院的大一新生小張最近過得也很拮據,雖然已經向父母分兩次要了1200元,但她口袋里的鈔票也已經所剩無幾了。小張告訴記者,自己的生活費有不少都花在了手機話費上,“男朋友雖然在濟南,但是經常見不到面,這個月光煲電話粥就花了200多元。”
多數學生嘆網傳生活費標準過低
日前,網上流傳了一張各地大學生生活費參考標準的排行榜,其中排名第一的是福建,生活費參考標準為886元,而山東排在第23名,為443元。對這份榜單上標注的生活費參考標準,多數受訪大學生表示太低。“要真是一個月只有443元,那我只能除了吃飯,就‘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得一分錢不花了。”大學生小王說,現在,在學校餐廳吃飯一天也至少得12元,一月加起來就是360元,再買點水果、牛奶之類的食物,443元都不一定夠花,“何況還得買衛生紙等必要的生活用品。”
記者調查了解到,目前,多數學生的生活費都是由家長按月供給,只有部分農村學生因為父母去銀行打錢不方便,才一次帶夠半年的生活費用,而學生每月生活費普遍在600元到1200元不等。
采訪中,不少學生感慨自己“花錢如流水”。“我根本沒亂買過什么東西啊,可是花著花著就發現錢包里的八百元錢沒有了。”濟南職業學院學生李平(化名)告訴記者,由于害怕自己花錢太快,宿舍里的一個女生還買了個記賬本,買一塊香皂、一支牙膏的錢都記在本子上。“剛開始我們還笑話她摳門,現在看來,她是我們宿舍花錢最少的,一個月才花了五百多,可是生活質量一點都不比我們低。所以我們幾個人也準備效仿她,抽空記賬。”李平說。
十一長假學生打工貼補小金庫
盡管家長每月給自己提供的生活費基本固定,但是很多大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都會超支。不夠的錢怎么補?記者了解到,通過做兼職賺外快是這些學生最常選擇的方式。
記者隨機詢問了十余名打算做兼職的大學生,7個人都明確表示兼職的目的是想多掙得一些生活費。“現在課程不是很多,我們都在看校園內張貼的小廣告,希望能找一個兼職。”山東大學千佛山校區的小成告訴記者,開學不到一月,班里已經有同學找到了做家教的工作,每星期去學生家中上兩次課,150元就輕松進入口袋了,這讓他們很是羨慕。“誠聘十一期間商場促銷員,日薪50元到70元不等,有意者速報名。”“聘禮儀一名,一場活動100元,限女性,身高要求168cm以上……”在山東師范大學宿舍區的宣傳板上,諸如此類的信息比比皆是,也吸引了不少學生的駐足。“十一假期沒回家,這幾天都在忙著賺生活費,聽學姐說,往年有人在七天內賺了600多元,我也希望多賺點。”王芳(化名)告訴記者,自己主要關注家教和商場促銷活動之類的兼職廣告,這樣的工作容易上手也無風險,“我自己賺點錢,可以少跟家里要點生活費,對自己也是個鍛煉。”
大二學生平均每月花800元
相比剛入學的大一新生,大二學生在花費上會相對理性,他們的經濟狀況又如何呢?第三方調查機構麥可思對10所本科和15所高職2012級學生的情況做了調查,發現他們每月生活費支出平均800元左右,生存底線為700元。
調查數據顯示,2012級大學生每月生活費支出平均在800元左右。其中,來自管理階層家庭的本科學生月生活費支出最高,本科為1054元,高職高專為986元;而來自農民與農民工家庭階層的新生則最低,本科為729元,高職高專為708元。
調查顯示,約18%的2012級大學生遇到過經濟問題。其中,來自農民與農民工家庭的本科新生遇到經濟問題的比例最高,本科為22%,高職高專為26%;而來自管理階層家庭的新生則最低,本科為8%,高職高專為13%。同樣是遭遇經濟問題,“管二代”與“農二代”遇到的問題類型各不相同。在2012級本科大學生中,來自農民與農民工家庭的學生遇到的主要經濟問題為“基本生活費不足”,占遇到經濟問題新生的48%;而來自管理階層家庭的學生遇到的主要經濟問題為“交際開支過多”和“其他消費性支出過多”,分別占44%和43%。
而在高職高專院校2012級大學生中,無論是來自農民與農民工家庭還是來自管理階層家庭的學生,所遇到的主要經濟問題都為“基本生活費不足”。
對于家庭經濟條件較差的學生,例如農民與農民工家庭、無業與退休家庭,建議學校鼓勵、幫助他們參加勤工儉學,設立助學金,增加其經濟來源;對于來自家庭經濟條件較好的學生,學校應加強對他們進行良好的消費引導和理財教育。同時,這些學生多為獨生子女,往往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學校可以對學生進行艱苦教育和挫折教育,幫助他們樹立樸素的消費觀念,從而更好地適應大學生活。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