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職業學院培養“接地氣”技能人才服務“新四化”建設
眼下,在一些本科、碩士畢業生還在忙著投簡歷找工作的時候,一些高職生越來越吃香,成了眾多企業爭搶的“香餑餑”,順利找到了自己的“婆家”。面對“史上最難就業年”,在“用工荒”和大學生工作難找并存的背景下,濰坊職業學院恰似一朵奇葩,畢業生就業不降反升,就業率達98.93%,實現成功“逆襲”,的確令人刮目相看。育人就業訣竅在哪里呢?一個個鮮活的典型事例告訴了我們答案,詮釋了這所有著近60年職教辦學史的山東省名校不俗的育人成果。
濰坊職業學院承辦2013年山東省高校畢業生專場招聘會,吸引500余家企事業單位參會,提供就業崗位1.6萬個
應用化工技術專業學生在實踐實訓
職業技能競賽尖子 紛紛被知名企業搶走
“普通教育有高考,職業教育有大賽。”濰坊職業學院堅持以人才培養為核心,以技能大賽為契機,突出強化職業技能培養,以賽推改,以賽帶學,以賽促練,訓賽結合,構建起了“專業有比賽,全院有大賽,角逐省賽國賽,人人能夠參賽”的良性運行機制,近幾年參加國家省市各類職業技能大賽榮獲特等和一二三等獎550余項,提升了學生過硬的實踐技能和就業競爭力,摘金奪銀的選手紛紛被知名企業搶走。”
全國競賽第二被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挖走。工業分析與檢驗專業2010級學生馮志強,參加全國化學檢驗工技能大賽,為了強化技能,每天早上5點起床復習理論知識,之后去實驗室練操作技術,一練就是一天,連吃飯也是速戰速決,晚上回宿舍繼續復習理論知識,從未在12點前睡過覺,最終在70所高校激烈競爭中以全國第二的成績贏得了該項目首個團體一等獎,個人獲得了該項目金獎,成為山東省第一個學生身份的化學檢驗技師,當即被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挖走”。
創新競賽團隊獲全國一等獎,成知名企業搶手貨。機電工程學院創新競賽團隊,在優秀老師解永輝的全程指導下,調整優化技能大賽參賽方案,在實訓基地一呆就是一星期,反反復復畫圖稿,一絲不茍搞實驗,經過不斷地演示、論證、完善,設計的“智能電梯裝調與維護”項目,參加2013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贏得了專家評委的一致好評,榮獲全國一等獎,全國各地知名企業當即與參賽選手簽訂用人協議。
類似事例數不勝數,通過專業教師精心指導、優秀學生上傳下帶,50余名學生獲得技師稱號,一批像韓曉飛、李雅文、金鍵鍵、鄒龍、蓋漢卿、徐靜茹等“武狀元”脫穎而出,幾十位職業技能尖子高薪被知名企事業單位聘用。
瞄準國際市場 走出國門赴海外就業
“就業是民生之本。”濰坊職業學院大力實施大學生就業創業工程,廣泛開展“企業家進校園”活動,建有坊子大學生創業實訓基地,設有8處校外創業孵化基地,先后建立了200余處校外就業基地,遍及京、津、滬等地區,每年為畢業生提供數千個就業崗位。主動“走出去”,就業觸角延伸到國外,積極開辟海外就業市場,60余名畢業生赴新加坡就業。
高職生赴新加坡就業,參與新型飛機引擎實驗與制造。機電工程學院2011屆畢業生張繼龍,上學期間競選上學生會干部,實習期間,對技術故障總是打破沙鍋問到底,完全掌握了怎么預防和處理技術故障,直到操作熟練為止。畢業后,邁出國門赴新加坡就業,來到通用航空從事數控機床操作,技術嫻熟,業務過硬,贏得了公司領導同行的信任,幫助工程師做新型飛機引擎實驗和制造。
50名畢業生成為海外服務技術能手。為更好地滿足福田雷沃重工國際化發展需要,濰坊職業學院與福田雷沃重工合作,成立了福田雷沃重工海外服務班,50名學生分赴福田雷沃重工海外公司工作,已成長為獨立進行海外服務的技術能手。
“潮起海天闊,揚帆正當時。”濰坊職業學院秉承“以就業為導向、以質量求生存、以貢獻贏支持、以服務促發展”的辦學理念,大力培植“三融合一對接”辦學特色,培養造就了一批批思想好、基礎實、業務精、技能強、肯吃苦、敢創業、接地氣的創新型技能人才,為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新四化”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支撐。2012年11月,學院被山東省教育廳、財政廳批準為山東省名校工程首批立項建設單位,2013年3月,被省教育廳批準單獨招生改革試點,7月,被省教育廳確定為2013年高職高專院校與普通本科高校“3+2”分段培養本科生首批11所試點學校之一,8月,濱海新校區即將竣工投入使用,將為廣大莘莘學子搭建起一個成長成才成功的廣闊舞臺,激勵著濰職院人以嶄新的面貌續寫新的就業傳奇。
翟立紅 葛樹強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