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矯正“小學化”傾向 學前教育雨露滋潤農家幼苗
“有一天,一只小猴子來到一片西瓜地,看到了一個大大的西瓜……”每天晚上8點剛過,3歲半的高仁睿就靠在媽媽陳愛群的懷里,奶聲奶氣地給媽媽講故事。
高仁睿如今在澄邁縣金江鎮大拉中心幼兒園小二班。他給媽媽講的故事,是小二班的王燁老師講給孩子們聽的。
一個多月來,每天晚飯后這個百余平方米的家里,3歲半的高仁睿都要秀一下白天在幼兒園的“學習成果”:在爸爸媽媽有節奏的拍手聲中,“國旗國旗真美麗”的歌聲唱起來,藍精靈的舞蹈跳起來……
12月19日,看到小仁睿家的院子里,養著六盆鮮花,有嬌艷的黃金鳥,有多彩的三角梅,還有扎手的仙人球……小仁睿會把這些花帶到幼兒園去,讓小朋友欣賞。家里的書桌上,放著一疊小仁睿的“繪畫作品”———紅的蘋果、綠的樹葉,甚是多彩 。
“這些蘋果和樹葉,是由幼兒園的老師畫好之后,再讓孩子們涂上顏色。”小仁睿的媽媽自豪地說,種花和涂畫,都是老師教的,讓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收獲成功的快樂。
而就在3個月前,剛把孩子送到大拉中心幼兒園的陳愛群還很忐忑:這家鄉鎮幼兒園剛開園一年,他們真的懂幼兒教育嗎?剛開始,每天早上去幼兒園,小仁睿要哭一路。
很快,小仁睿的變化讓陳愛群感到欣慰:每天早上出門的時候,孩子都自豪地對院子里的叔叔阿姨說———“我要去上幼兒園了!”
澄邁縣金江鎮大拉中心幼兒園園長何瓊花說,今年初,在省教育廳的統一組織下,省機關幼兒園對幼兒園開始結對幫扶。通過幫扶活動,幼兒園的環境有了明顯變化,在保教活動中進一步寓教于樂,“小學化”傾向得到矯正,孩子跳舞唱歌,釋放天性,享受快樂的童年。
相關鏈接
2013年是我省第一輪學前教育改革和發展三年行動計劃的收官之年,我省3年共建設了155所公辦鄉鎮中心幼兒園,覆蓋了全省76%的鄉鎮,緩解了廣大農村幼兒“入園難”、“入園貴”的問題。
今年2月,省教育廳正式啟動省示范幼兒園對口幫扶公辦鄉鎮中心幼兒園活動,海南省機關幼兒園等10所省示范幼兒園對口幫扶澄邁縣金江鎮大拉中心幼兒園等20家公辦鄉鎮中心幼兒園,手把手幫扶提高公辦鄉鎮中心幼兒園的辦園保教質量。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