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寒暑假被人稱為“學生人流月”,北京婦產醫院計劃生育科主任醫師陳素文坦言,每年的寒暑期過后,學生流產的確會出現一個明顯的“小高峰”。(據海口網)
面對這種現象,有人說“人流”已經像“感冒”一樣進入豆蔻年華的“新一代”。人流現象越來越嚴重,是因為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們沒有及時給予他們正確的性知識。全國婦聯的一項調查顯示,針對性知識,41.6%的家長表示從來沒講過。小學階段面臨“三無”窘境,即“無教材、無師資、無課時”。中學階段,雖然各學校普遍開設了生理衛生課,但一到生殖健康部分的內容,老師要么不講,要么一帶而過。
因為性教育缺失,學生對性的認識十分模糊。有的未成年人流者,甚至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做了三四次人流。有的年輕人甚至把人流當做避孕措施,根本不采取任何避孕措施。實際上無痛人流作為一項手術,并不像我們想象得那么簡單。術中疼痛問題可以解決,但術后的常見并發癥以及多次人流對身體的永久性傷害等等可以說都存在一定的風險。
性教育不只是讀一本書,聽一次講座或看一次錄像,而是一個培養孩子性道德、性文明的社會化過程。性教育的有無以及好壞,直接影響到一個孩子是否能全面健康地成長。正是因此,針對未成年學生的性教育不能只具形式,而是應該扎扎實實地進行下去。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