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省2014年高考加分瘦身 專家評論有助全面發展
海南省2014年高考加分政策有所變動,其中奧賽省賽區一等獎,美術、音樂、書法、節目主持人個人比賽獲獎,高中階段獲得省級優秀學生干部的應屆考生等項目加分政策將被取消。
被取消的高考加分項目中,按照2013年我省高考加分政策,多則可以加到10分,少則也可以加5分。在采訪中注意到,在眾多的支持聲中,也不乏有教育界人士擔心,高考加分政策是對單一的分數評價體系的校正,現在取消之后又將重回強調分數,呼吁構建更為全面的高校招生錄取體系。
取消相關加分
博得市民喝彩
“對于取消部分高考加分政策,我們表示支持。”在獲悉我省2014年高考加分政策調整的內容后,今天下午,海口市瓊山區的吳女士感嘆:在考生分數比較集中的區間,每多一分可能跨越幾百上千人,還是有非常明顯的優勢。
省考試局宣布2013年全省共有6605名考生符合申請項目的加分條件。今年全省共有5.6萬名高考考生,那就意味著接近總數1/9的考生享受加分。
瓊山中學高三年級吳同學告訴,有的同學從小學就開始學習奧賽科目,就是為了高考的時候獲得加分資格或者是取得更高的名次獲得保送大學的機會。“他們經常是只重點學習奧賽科目的其中某一門,而語文英語其他科目的學習則落下了很多。”
學生過早偏科
影響一生發展
“取消部分高考加分項目,有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海南省教育培訓研究院院長陳夫義認為,基礎教育是為學生終身發展打基礎的階段,如果學生為了高考加分而偏重學習奧賽科目、文藝體育等,過早的偏科,會對學生一生的發展產生影響。
陳夫義表示,基礎教育階段當然鼓勵有興趣的學生去學習奧賽科目、美術、音樂、書法、節目主持等,但是一旦這些學習和高考分數聯系在一起,那么就會有某種程度的變味,這應該也不是高考加分政策制定的本意。
其實,這樣的情況在我省并不鮮見:從幼兒園開始,很多家長就讓孩子跳舞練琴、考級考證,不少孩子感覺藝術訓練是一種苦役。不僅藝術教育如此,作為實施素質教育重要途徑的科技教育、體育也往往被扭曲、功利化為升學的“敲門磚”。
新的政策,在改變曾經的針對“加分和保送”的教學模式。海南中學賀航飛老師已經輔導了三屆奧賽參賽學生,“以前對于這些學習奧賽科目的學生提出的是‘特長突出,全面發展’的要求,在新的高考加分政策調整的情況下,要求變為‘全面發展,特長突出’。”賀航飛告訴。
治理加分亂象
非簡單一刀切
曾有教育專家分析,當前高考加分存在兩個層面的問題:一是作假,比如“一些參賽作品或論文并不是孩子本人做的”;二是加分誘發的一系列問題,“很多家長和孩子不考慮個人的實際發展情況,去參與加分的競爭,導致孩子的全面發展受到限制。”
“對于這些加分亂象,對于其中的腐敗滋生、暗箱操作,需要進行整治,而不是搞簡單的一刀切。”海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副院長任仕君認為,當前,單純的高考分數評價標準不能很好地選拔學生,所以在高考之外還可以考慮學生的體育特長、藝術特長、學科特長和綜合表現。
在任仕君看來,治理高考加分亂象更重要的是進行制度改革,關鍵在于推進基于高校自主招生的多元評價體系構建,給予高校本身更大的招生自主空間,高校可以根據考生的高考分數、藝術、體育等方面的特長的綜合結果,進行錄取。“這樣還可以呵護對奧賽科目、文體項目有興趣的學生對愛好的熱情。”任仕君說。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