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在山東濟寧城區的各個高考考點,和考生相關的商家云集。送水、送小扇子……在獻愛心的同時,也宣傳自己的企業,但現場的陪考家長們卻并不大待見這種行為。
7日上午8點來鐘,在山東濟寧育才中學考點門前,已經陸續有考生在家長的陪伴下抵達了考場外。但比他們來得更早的,則是那些打“高考牌”的商家。在洸河路的北側,賣車的、教吉他的、培訓英語的,很多商家都支起了標有商家宣傳語的帳篷,他們都有一個名字:服務站,而服務的內容主要有兩種:提供飲用水和提供臨時座椅。
上午11點鐘,一位培訓機構的服務人員告訴記者,一大早就來了,登記表上一個信息還沒有登記,而滿滿的一桶飲用水一動還沒動。
在其他幾個服務站,零星有幾個家長坐在帳篷低下坐等孩子,而這些商家的準備的瓶裝水發起來,也并不是太大方。“我們也很糾結,要是全發吧,人太多,照顧不過來,說心里話,就是想借這個機會宣傳宣傳企業。”某培訓機構的負責人告訴記者。
發傳單,或多或少讓家長有些反感,商家也在想,如何打好高考這張牌。一位從事教育培訓的負責人告訴記者,在高考這個節點直接發廣告傳單,自己感覺也有點不合時宜,但是作為商人,又舍不得錯過這個好機會。“做點扇子發給家長不失是一個好辦法,但是沒想到大家的創意又這么地不約而同。”
“我們一大早就來了,光是與考生無關的小廣告就收了一大堆,重點是保證考場周邊秩序井然,沒有噪音。”山東省濟寧市市中區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阜橋大隊一中隊中隊長谷允井告訴記者,作為執法部門,他們不排斥企業為考生獻愛心,宣傳企業的目的也能理解,但是希望這些商家不要盲目地進行地毯式促銷,像一些提供雨傘、飲用水、小扇子的商家,如果能從考生的角度出發,僅僅圍繞企業的品牌進行宣傳,這樣的方式還是值得借鑒的。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