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校畢業生達到699萬,創歷史新高。嚴峻的就業形勢,更是讓今年被稱為史上最難畢業季。對于應屆大學畢業生來說,找到自己滿意的工作。到底會有多難呢?
畢業生:崗位不理想 多因薪資低專業不對口
早上8點半,距離招聘會開始時間還有半個小時,在會場的入口門外來應聘的人已經排起了長隊。9點整,應聘者開始入場。
宋鑫,1991年生人,2013年應屆畢業生,山東農業大學食品安全和工商管理專業雙學士。9點10分左右,小宋開始在招聘企業的展位之間穿梭,但是看了很多企業的招聘海報,都沒有找到跟他專業對口的崗位。
小宋在招聘現場轉了一個小時左右,愿意給他提供面試機會的幾家單位,都希望小宋從銷售做起。這讓本想找到和自己專業相關工作的小宋有點為難。他覺得,這次招聘的崗位比較單一,沒有想象中這么多元化,有點失望。
這是小宋參加的第二場招聘會了,目前為止他還是沒有遇到理想中的工作崗位。不到兩個小時的招聘會,讓小宋又體驗了一把“最難畢業季”。而跟他一樣,在招聘會上,感受到“難”的畢業生不在少數。
學生們認為,在招聘會上,企業給出的薪資有的是2000,有的是2000到4000的,或者是3000以上,看似很高,但是仔細一問,其實底薪都很低。雖然大學生期待很高也不太現實,但是企業起碼應給大學生一個生存的基礎。畢竟現在租房子,吃飯,再加交通費用等等,工資太低的話肯定不夠,最基本的保障都到不了。
招聘方:小微企業和銷售類崗位招聘遇冷
相傳軍是房產經紀公司的人事經理,今天他帶著兩個同事過來招聘,他們的公司屬于小微企業,相對來說對應聘者的要求不高,但招聘情況并沒有達到預期效果。
1500至兩千元的底薪,享受五險一金,并且還有提成,相傳軍所在公司開出的條件還算不錯,但求職的大學生對這樣的營銷崗位并不熱心。
不僅是相傳軍所在的房產經紀公司,其它企業也同樣遇到此類問題,營銷崗位不好招人,求職大學生感興趣的大都是文職類的崗位。不愿意做銷售,喜歡辦公室文職工作,剛走出校門的大學生傾向于此類崗位。而作為招聘的企業,對上來提條件,講待遇的應屆大學生也并不感冒。
因為一直沒有大學生前來咨詢,相傳軍讓同事到門口發企業的宣傳資料,效果也并不明顯。相對于小微企業招人難,大型企業的招聘處有不少求職學生前來咨詢,但大型企業卻并不喜歡應屆大學生。
小微企業不愿去,大型企業去不了,求職大學生處于尷尬的境地,熱鬧的招聘會,最終能找到滿意工作的幾率并不大。臨近中午,招聘會結束,相傳軍和同事收拾東西準備離開,今天他們只招了6個人。
一邊是苦苦找工作,感受“最難畢業季”的應屆畢業生,另一邊是連年遭遇招工難的中小企業。就業難遇到招工難,矛盾究竟在哪里呢?
業內人士:放低身價找工作
招聘會組織方劉寶盛告訴記者,今天是春節之后舉辦的第十六場大型招聘會,共有300家企業來參加,目前來看提供就業崗位5000到6000個,應聘人員在5000人左右,提供的職位目前主要包括銷售類,行政管理,計算機,文秘,財會,還有很多和大學生相關的職位。
五到六千個就業崗位,五千名左右應聘人員,僅看這兩個數字,似乎不該出現就業難的問題。那招聘難,就業難,原因究竟何在?
劉寶盛介紹說,原因首先可能是大學生的擇業預期相對要高一些,目前市場招聘的基層職位要多,存在一個供需斷層的問題。第二,今年整體經濟狀況比去年稍微差一些,企業提供的招聘崗位的數量和層次比較少。
今年前所未有的699萬畢業生數量,再加上目前嚴峻的經濟形勢,不少企業都大量削減了用人計劃。面對最難畢業季,常年從事招聘會組織工作的劉寶盛,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議。希望大學生在找工作的時候,可以把自己的擇業預期還有找工作的門檻適當調的低一些,可以先就業后擇業,先找一份工作先實習,后期再慢慢調整。
要想破解就業難題,一方面需要大學生們進一步調整就業觀念,以更加開闊的眼界到更大的范圍放飛夢想。另一方面,高校也應加強宏觀形勢的判斷,在專業設置和學生培養方面更有針對性地發力。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