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山東省聊城市茌平縣杜郎口中學10年的發展,從撤掉講臺、講桌,增加3塊黑板,采取小組合作學習方式,讓教師退到幕后,到逐步探索出“10+35”課堂模式、“三三六”自主學習模式,成為全國課堂教學改革的一面旗幟,這所曾經瀕臨倒閉的農村學校,在聊城這片土地上綻放出熠熠光輝。
“我們一直在思考,如何憑借地域優勢,學習杜郎口中學的經驗,讓全市學生都能享受到教學改革的成果。”聊城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張聚傳說。該市教育局提出,以學生為主體,開展“4312”藝體普及活動、高效課堂創建、和諧師生關系構建等一系列活動,并以活動為抓手,促進教學改革,讓孩子們快樂成長、全面發展。
養成教育提升綜合素質
“邁好腿,走好路,精神抖擻昂起頭”,“紅燈停,綠燈行,我是守紀好學生”……每天上下學,莘縣實驗小學的孩子們為縣城繪就了一個個流動的風景,這是該校開展養成教育的縮影。
莘縣實驗小學堅持以培養學生良好習慣為抓手,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學校把培養學生良好習慣作為常規管理的重要任務,每學期確定2到3個主題,根據實施方案抓好落實。2009年10月,學校開始著力培養全體學生“自覺成隊”的習慣,明確規定,只要是莘縣實驗小學的學生,不管是在校內還是在校外,兩個人行走要自覺形成一排,三個人行走要自覺形成一行,即“兩排三行”。
為保證活動的實效,學校還專門制定了實施方案,對活動的意義、內容、方式以及考核評估辦法進行了明確規定,讓每個學生明確“兩排三行,自覺成隊”的具體要求。為強化過程管理,學校專門成立了督導組和“少先隊督查隊”,設立了不同形式的示范崗,開展了“自覺成隊小標兵”、“自覺成隊示范班”等評選活動,在樓道、宣傳櫥窗等處展覽活動剪影,在廣播中宣傳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極大地增強了學生的榮譽感和模范引領作用。
隨著時間的推移,由“兩排三行”到“自覺成隊”,遵守秩序、踐行規則的觀念已悄然根植于孩子們的心中。學校還把這一成功經驗移植到衛生習慣、書寫習慣、閱讀習慣等良好習慣的培養中,對學生提出做好人、掃好地、寫好字、讀好書的“四好”要求,使整個校園生機勃勃。
無人監考培養誠信意識
在聊城實驗中學考場,看不到監考教師的身影。學生自主命題、無人監考、誠信考試是聊城實驗中學教學改革的一大特色。校長李志猛說:“取消教師監場,讓學生自己出題、完成考試,反而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該測試了,教師就讓學生出一套題,教師只給學生提基本要求,比如題量多大,用多長時間等。“學生通過自主命題,能夠將所學知識再梳理一遍,重點難點必須知道,出什么類型的題也得了解,能夠讓學生自主地去學習。”李志猛說,“而且,考試結束后,不排名次,只是通過考試檢測學生有沒有學會,讓分數回歸到本質。”
“考試之前,每個學生可以在‘誠信承諾書’上簽字。當然,學生也可以不簽,但是沒有一個學生不簽的。”該校教師說,“我們在考試之前巡視一遍考場,只是看一看試題有無差錯,其余的工作全部由課代表完成。”該校八年級學生咸新苗在考后心得體會中寫道:“測試無人監考,說明學校相信我們,所以我們更要講誠信。”
無人監考和學生自主命題,源自對學生的信任,正是這種信任,培養了學生的誠信意識和責任意識。
實施“低重心”教學策略
聊城第一中學建立了“面向全體”的教學體系,為每個學生的終身發展負責,其中主要的一項就是“低重心”教學策略。
“以前教得難,練得難,考得更難。學生頻繁遭受一次又一次考試失敗的打擊,從而對學習充滿了厭惡,對考試充滿了恐懼。為此,家長痛心,教師痛心,我們做校長的更痛心。”該校校長崔秀山說,“為了改變這種局面,我們提出了讓所有學生學會應該學會的知識,確立了‘面向低重心’、‘要求低重心’、‘難度低重心’、‘考試低重心’。通過四個‘低重心’的操作,達到提高學生自信心的目的。”
為確保“低重心”教學策略真正運行,學校把每個班成績排在后面30名學生的學業水平考試成績作為考核教師的重要內容,要求每次模塊考試的優秀率達80%以上,對模塊考試不及格的學生,教師要有計劃指導,爭取補考及格率達100%,從而引導教師真正做到面向全體學生,關愛每個學生。
“低重心”教學策略剛剛開始實行的時候,有的教師和家長擔心,只照顧了后進生,優秀生會吃不飽。對此,學校采取了相應的措施,對學有余力的學生,每兩節課發一頁“自助餐”,以滿足優秀學生的需要。
關愛學生、相信學生,一切以學生為主體,調動學生的自主性和積極性,讓學生享受成長的快樂,教改之花在聊城處處開放,成為聊城教育最大的亮點。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