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海南而言,“沒學上”的問題已經基本解決,但“上不了好學”的問題依然突出。如何解決海南教育優質資源分配不公平?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東方市委副書記、市長吉明江做客南海網新聞會客廳時表示,實現教育均衡,關鍵要在布局、師源、生源、投入四個方面都均衡。
吉明江說,海南在教育方面非常重視,在全國率先實行義務教育全免學雜費,免除職業教育學費。但海南也有教育不公平、教育發展不均衡的問題。
“以前我們是解決了‘有學上’的問題,現在關鍵是‘上得了好學’。”吉明江說,海南教育發展不均衡,主要是教育布局不均衡、區域安排不均衡、師資力量分配不均衡、投入不均衡、教育質量不均衡。
如何實現教育公平?吉明江認為,關鍵要從布局、師資、生源、投入四個方面都要做到均衡。
第一,要做好教育均衡發展的規劃,做到城鄉統籌,布局要科學,辦校要合理;
第二,師資力量要均衡。吉明江特別說明,現在特別要解決鄉鎮鄉村教師不均衡的問題。目前,海南的鄉鎮存在著術科老師緊缺,圖音體美教師不足,英語教師沒有的問題。按照國家規定,義務教育階段,小學四年級必須開英語課,但是海南的農村學校大多沒有英語教師,沒有老師上美術、音樂課。
第三,生源要均衡。現在經濟條件好的家庭,家長通過各種渠道,把孩子送到城里讀書,城里的學校出現生源過多,教師任務過重等問題,村里的學生留不住。考上好大學的,大多都是城里好學校的學生,學生資源的分配也不夠合理。
第四,教育投入要均衡。吉明江說,現在要對薄弱的學校,特別是對農村的學校加大投入,解決教學設施不足的問題。同時,加大投入鄉鎮學校的教師宿舍、工作間、實驗室,確保有好的環境,讓優秀的老師留在基層。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