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東營市出臺《關于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要求到2015年,義務教育在入學機會、辦學條件、師資力量、教育質量等方面實現均衡,努力縮小區域之間、城鄉之間、校際之間義務教育發展水平的差距。其中《意見》中規定,要評高級職稱的教師應具有1年以上在農村學校或薄弱學校任教經歷。全面提高教育質量,保障適齡兒童少年接受良好的義務教育。
“兩張課程表”、課后作業多成為推行素質教育的“攔路虎”,針對此現象,在改進教學方法上,《意見》指出,堅持因材施教,倡導啟發式、探究式教學,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學生不同特點和個性差異。設立讀書節、科技節、體育節、藝術節,還廣泛開展“學生陽光體育運動”,保證中小學生每天1小時校園體育活動。
《意見》要求,到2015年,每所中小學都要開發3門以上具有本地本校特色的學校課程,加強技術類、實踐類、藝體類、健康教育類課程改革,為拓展學生自主發展空間搭建更多平臺。
同時,還要推進教育創新,實施區域內名校帶動戰略,探索建立學校聯盟,開展中小學集團化辦學試點工作,發揮優質公辦教育資源的輻射、帶動作用,采取與薄弱學校整合、重組、教育資源共享等方式,促進薄弱學校改造。
創建實施中小學素質教育特色學校,到2015年在全市培育一批辦學特色鮮明的素質教育示范學校,同時,建成東營市青少年示范性綜合實踐基地,發展學生社團,讓學生主動參與、自主合作、自我教育。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