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從2014年起允許符合條件的異地考生在山東省參加高考。對那些隨父母在威海市上學的外省學生來說,再過一年,他們將面臨是在威海高考還是回老家高考的選擇。面對這份選擇,他們的內心是怎么想的?有何打算?
外省籍學生家長
面臨去留兩難選擇
記者對目前外地公布的異地高考政策發現,異地考生若想在當地參加高考,考生本人必須擁有在當地高中階段完整學習的經歷,這也就是說,異地考生要想在哪個省參加高考,就必須在該省上完高中。
記者采訪發現,一些在威外省籍學生家長對此很糾結,其主要原因是他們在威海工作,孩子想在老家高考,就必須回老家參加中考,直至上完高中,而老家的教學質量往往不盡人意,比不了威海,自己在威海的工作又不想放棄,這份左右為難的選擇讓他們很是頭疼。
“我老家是吉林的,孩子在城里中學上初四,學習也不錯。現在,老家那里沒什么親人了,我們在威海也買了房,又有穩定的工作。是走是留真是矛盾啊。”在市區一家廣告公司工作的汪先生苦惱地說。
1月4日,據威海市教育局一名工作人員說,根據他們掌握的情況,目前在威海市讀初中的外地學生和家長不少面臨著這樣的選擇。至于他們中具體有多少人準備回原籍,目前尚無具體數字,要等到今年中考報名結束后才能獲知。
推薦閱讀:
全國各省市異地高考方案 阿慶:反對 肖兵:鬧劇 晨霧:要理性
自主招生報考指南 北約 華約 卓越 同濟 武大 中山
直擊2013藝考現場 2013年藝考招生簡章匯總
本地少數學生
很可能會“移民”外省
由于異地高考政策的出臺,威海市本地考生是否會“移民”其他省?對此,市教育局有關工作人員表示,這種情況很可能會發生。因為我省高考錄取分數線相比一些省份高出很多,這會使威海市個別本地考生“移民”別的省或大城市參加高考。“我小姨在上海,如果我去上海讀高中的話,就可以在上海參加高考,這對我來說很有誘惑力。”4日,古寨中學初二一名學生如是說。
記者發現,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在內的高校,其招生計劃中在本地投放名額要比其他省份投放的名額多出1個或多個,這對想“移民”大城市的威海籍學生來說很有誘惑力。
威海市教育局一名工作人員表示,山東省高考錄取分數線高,來山東省參加高考的外省籍考生人數肯定不會多,但走出去的山東籍考生會出現,究竟有多大規模尚不得而知,有待進一步觀察。
教育部門
家長學生做決定時需慎重
對此,威海市教育部門和市區一些學校的老師表示,外省籍學生返回原籍,威海市本地學生外遷,這些選擇盡管可以理解,但并不適合所有人,家長和學生在做決定時一定要慎重,以免得不償失。
古寨中學老師孫妮靜告訴記者,外省籍學生多是隨父母一起來威的,他們經過幾年學習,基本適應了山東的教材,要是回原籍參加中考,即使考上當地高中,也要重新適應當地的高中教材,而這需要一個適應過程。“這對適應能力好的孩子是件好事,但對適應能力不好的孩子來說,很可能會因此耽誤了孩子的前途。”孫妮靜說。
威海市教育部門一名工作人員分析,威海市一些家長之所以有讓孩子去外省讀高中的想法,主要是受“低分”的誘惑。如果家長只是考慮到高考分數了,而低估了孩子的意愿,那么得不償失。孩子從小就在威海接受教育,親朋好友都在身邊,大環境已經適應。高中3年要是在外地,又是新教材,未必一定有滿意的結果。
推薦閱讀:
全國各省市異地高考方案 阿慶:反對 肖兵:鬧劇 晨霧:要理性
自主招生報考指南 北約 華約 卓越 同濟 武大 中山
直擊2013藝考現場 2013年藝考招生簡章匯總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