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就要進入12月份了,新一輪的跳槽季將要到來。90后成為今年新進職員的生力軍,在面對來年新選擇時,這一批90后同仁是怎樣面對的?商報記者采訪了4位90后初涉社會的職員,相信他們的故事,可以反映出當下90后的一些職場狀態,專家對此進行了深層解讀。
抗壓力弱派 稍不如意辭職走人
記者調查發現,很多人辭職的理由千奇百怪。有的是因為工作地點離家太遠,有的是因為加班太頻繁,有的甚至以單位提供的工作餐太難吃為由……某公司負責人提起90后,搖了搖頭,無奈說道:“總體來說,這幫孩子還是缺少耐力,呆不久。”
小何一年多換了4份工作,有的工作甚至干不到兩個月。他認為第一份工作太辛苦。第二份工作辦公室氣氛太沉悶。第三份工作頂撞主管后,自動辭職。現在這份工作,他希望拿了年終獎后,就準備辭職了。
專家箴言:大學生應該去發現其他提升自我、拓寬個人發展空間的途徑,包括在原單位轉換不同職位或部門、承擔更重要的技術任務或管理工作等。還應該有意識地提升抗壓能力,遇上困難想辦法克服,而不是輕易選擇離職。
盲目穩定派 雞肋工作棄之不舍
小文畢業后,應聘到一家規模比較小的網絡公司,任辦公室行政文員,待遇只有1800元。主要負責協調工作及后勤衛生。無論是待遇還是工作環境,小文都不是特別滿意。但小文沒有信心找到更好的工作。她覺得還是先在這鍛煉一下。臨近年底,記者問到小文是否考慮換工作時,她回答不知道,先看看吧。
專家箴言:小文其實很有規劃,她知道自己的合理定位。但是只是選對行,沒有選對平臺。
追求新鮮派 不斷變化難以穩定
小林一年時間換了3份工作,且每份工作都沒有任何關聯,都是跳到陌生領域,跳躍度很大。先在媒體實習,后到酒店當前臺接待,干沒多久又跑去當餐廳服務生了,后來又應聘到新聞網站做文字編輯,只做一天就辭職了。她這回想去嘗試酒店的外聯公關。
專家箴言:膽大心活是90后的新特點,他們沒有70后那種在一個工作單位待一輩子的想法,對就業的期待就是“薪酬高”、“心情愉悅”,只要發現更中意的工作,或是在工作中不開心,就會“愛憎分明”離開單位。
理性規劃派 克服困境長遠規劃
小李覺得自己運氣比較好。一畢業就應聘到與自己專業對口的工作。但是,小李很快發現,雖然可以得到鍛煉,但是單位的經營情況并不好,人員流動很大,待遇也沒有想象中的好。最后小李還是決定留下來,原因主要有三個:一是這里提供的平臺對小李的發展非常有利,可以得到鍛煉。二是工作內容也是專業所長。三是考慮到自己是新人,正是積累經驗的關鍵時期,這里提供的學習環境非常難得。
專家箴言:理性分析,合理規劃。這是90后年輕人應有的姿態。面對工作不應該看短期的利益,而應想到它對自己以后的發展的影響。選擇正確的行業,以及正確的行業平臺,對于初入職場的新人非常重要。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