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人才”是一座高樓大廈,那么,家庭教育就是這座大廈的基礎工程。它對兒童青少年的身心發展,特別是人格品德的養成,起著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所不能代替的作用。
從2010年起,海南省海口市被國家教育部列為海南省惟一一個“全國首批家長學校教育實驗區”,這既是對海口市家長學校辦學13年的充分肯定,也是對海口基礎教育的一個鞭策,海口市擬用3年-5年時間將現代科學的教子知識和方法,普及到全市千家萬戶,讓每一個家庭、每一名家長掌握科學育兒、科學培兒的方法,幫助每一名孩子成才,走向成功。
90%成功人士得益于“好家風”
有關調查資料表明,在10萬個成功人士中,有90%以上的成功人士(包栝獲諾貝爾獎的科學家)認為,他們的成功在于有一個好的家庭教育,特別是早期的家庭教育。有人曾對考入北京大學的51名各省高考狀元開展調查,他們都有一個良好的家庭教育,即父母人格品德的榜樣,或者叫“家風”在起著作用。
市關工委符國上認為,一個孩子從降生到步入社會,約有2/3的時間是在家庭度過的,父母既是他們的第一任教師,也是終身老師。孩子在嬰幼期的頭腦像一張白紙,家長和家庭生活在他們的心靈中會留下極為深刻的烙印,一輩子都很難消失;孩子在兒童少年期,思想尚未定型,缺乏獨立的生活能力,活動范圍主要在家庭,因此,父母在孩子心目中享有極高的威信,父母的一言一行自然成為孩子模仿和學習的榜樣。
80%以上犯罪青少年家教不好
有調查表明,在犯罪的青少年中,80%以上是由于家庭教育的失誤造成的,這些孩子的父母一般都不關心孩子人品的表現,認為孩子送到學校,教育就是學校的事,有的家長連一次家長會都沒參加,更談不上主動配合學校的教育。但是,在海口教育界有這樣一種理論:5+2=0,即孩子5天在校接受的良好教育被孩子2天在家受到不良的教育抵消,由此可見,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必不可少的補充和助手。
秀英區豐南中學曾有一名叫吳明(化名)的同學,幼年失母,家境貧苦,因不滿父親的高壓式管教,曾一度離家出走,父子關系緊張。后來父親聽了專家作的“家庭教育的方法”的講座后,逐漸認識到簡單粗暴教育的后果,開始平心靜氣地與孩子談心溝通,主動關心孩子的生活,最終吳明用勤奮刻苦地學習回報父親,以優異的成績考上省重點中學——海南中學。
由此可見,同一個孩子,不同的家庭教育,給社會帶來的是不同的結果。
不少父母家庭教育知識有限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大多數家庭教育還只是停留在上一輩家教的口耳相傳和自己經驗的初級階段,難以滿足家庭教育的需要。遇到教育問題時,大多數家長只能用有限的家庭教育知識,有限的教育經驗和對孩子無限的期待、無限的擔憂,煎熬著自己。
市九小德育處主任陳文婷認為,父母因為低水平的家庭教育,不僅容易引起種種親子沖突和家校沖突,影響家庭的幸福和諧,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學校的教育效果。
為此,海口市自1997年創辦家長學校以來,針對不同年齡段學生的特點和心理需要,舉辦多種形式的家庭教育輔導和講座,讓家長了解自己孩子在校期間的學習生活情況,幫助家長樹立新型的教育觀、質量觀和人才觀,架起了家長和學校的溝通橋梁,深受廣大家長的喜愛。
例如長流中學地處郊區,在創辦家長學校之前,學生間斗毆事件屢屢發生,初三中考成績全市倒數第一,高中僅剩幾名學生。2004年,該校把辦好家長學校作為育人工程的一項重大舉措,經過幾年的努力,校風、學風、教風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教育教學質量顯著提高,近年高考成績連續名列全省普通中學的前茅,高中生回流達幾百人,被省教育廳評為高中課改樣板學校,海南省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集體。
當今世界,人才資源是最重要的戰略資源,人才起決定性的作用。而培養人才的根基在家庭,家庭教育關系到國家的命運、祖國的興衰,正如十九世紀德國教育家福祿培爾所說:“國家的命運,與其說是掌握在掌權者手中,倒不如說是掌握在母親手中”。
在采訪過程中,市關工委多位離退休老干部認為,國務院把海南省建設旅游島提升到戰略地位,需要一大批人才,而人才的培養離不開家庭教育,如果每個家庭的教育從觀念、內容到方法,都符合社會和諧和社會進步,那么,在這樣的家庭里培養出來的孩子,必定成為國家需要的人才。因此,盡快提升家長教育孩子的素質,成為當今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務之一。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