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小學開了各式各樣的選修課。
各方說
學校跟風推出選修課,或許只是為了在招生中增加砝碼,因而未來選修課或成潮流。——校方人士
校本課程內推出選修課,既是學校的自由,也是個性教育的必要。——教育部門
選修課給了孩子多一份自主性,使得孩子不再抗拒,反而主動去學習,多了見識和技能。——家長
選修課不同于興趣班和特長班,它一方面打破了原有的班級隔閡,另一方面也未設置相應門檻,而是面向所有學生,本質上還是一種普及教育。——老師
本學期開始,嘉信西山小學的所有學生均可選一門選修課自主學習。據介紹,該校一共推出了30多項70多個班的選修課,供學生在網上搶選,而全部選修課程均免費報讀,并有專業老師執教。
記者了解到,實際上,大良已有多所小學開始試水選修課,而其形式、內容也大同小異。對此,有校方人士分析認為,選修課或成潮流,是學校之間搶奪生源的“噱頭”;而區教育局則表示,在校本課程內嘗試選修課,這是校方的自由。
案例:選修課走進課堂
李昊辰是嘉信西山小學二年級學生,今年9月他發現學校推出了選修課。經過再三確認,李昊辰和媽媽才明白,原來這是校方推出的一項新的校本課程,由學生在網上報名選課,所有課程全部免費報讀,并由專業的老師執教。
家政廚藝、平衡力訓練、小記者、陶藝、高爾夫球、發明與創造、版畫制作、七巧科技與制作、標本制作……如何在30多項70個班的選修課中選出想報的課程且順利搶到,并不是一件易事。
“剛開始,孩子想選家政廚藝,最后選了歌唱技巧。”李昊辰的媽媽告訴記者,當天選課人數眾多,網絡一度堵塞,但由于提前做了功課,最后才順利搶到了“第一志愿”。
利用現有的場地、教師并保證每個學生都有一門課可選,每周上一節。對于這種選修課模式,嘉信西山小學教務處方主任向記者坦言,校方也是“摸著石頭過河”。
特點:孩子自主選擇學習有勁
劉志輝是嘉信西山小學的一名體育老師,今年他開了一門平衡能力的課程,旨在鍛煉學生的協調性。
他一直都關注孩子的身體協調性,并認為只要恰當訓練,這一問題是可以改善的。這次借著選修課的契機,他主動向校方建議,開設這門課。
這門課目前受到熱捧。而劉志輝的教學方式也與一般的體育課不同,主要通過游戲、團隊合作,在活動中讓學生的平衡能力得到鍛煉。
李昊辰的媽媽也告訴記者,孩子的表現有點超出她的意料,“以前報興趣班、補習班,他都有抵抗情緒,而這次歌唱技巧卻學得有聲有色”。她認為,這一切得益于選修課是孩子自己選的,自然學得更有勁。
同時,記者采訪了多位家長,他們均表示,孩子的選修課要么是自己選的,要么是和大人一起選的,而好處是,孩子幾乎沒有抵觸情緒。
發展:選修課或將成潮流
記者了解到,隨著嘉信西山小學的選修課熱潮的到來,包括順德一中附小、養正西山小學等在內的多所小學紛紛“試水”,本學期相繼推出了相似的選修課。
據了解,順德一中附小從本學期開始,該校二、三年級的學生正式有了選修課,課程內容涉及語、數、英、科技等多方面。該校校長麥寶文表示,選修課有利于每個學生的興趣、特長有空間發揮。
本學期多所小學“試水”選修課,儼然成為“香饃饃”。對此,有校方人士認為,大良私立小學競爭激烈,選修課有望成為招生中的加分項目,或將成為潮流。
而在采訪中,大良實驗小學校長陳瑜說透露,近年來,有小學由于人力、場地等條件限制,開設不了選修課。而在走訪中,多位校方人士向記者坦言,目前開展選修課的最大問題在于,一是學校原有的場地不夠,條件有限;二是師資力量不夠。
教育局:學校課程可自主決定
所謂小學選修課,即學校利用校本課程,免費為學生開出的選修課程,學生有望一周內學習1~2節選修課。記者發現,這樣的選修課贏得了眾多學生、家長的好評。
然而,記者注意到,現有選修課程主要集中在體育、美術、音樂等常規課程上,只有少數學校開出了家政廚藝、平衡能力等特色課程,而有關國學、傳統文化等課程卻很少見。同時,由于課程數量有限,不少學生實際上并無太大的選擇空間,而選修課的評價體系也尚不成熟。
對此,有校方知情人士向記者分析,“家長都希望孩子多學點才藝、特長;而另一方面,學校只能根據現有場地、師資等資源開設選修課。”順德區教育局副局長郭金元表示,只有在校本課程內,校方根據學校實際情況,開設各具特色的選修課,這完全是校方的自由,而且這也是個性教育的要求。
同時,郭金元還強調說,選修課可打破原有的班級教學模式,但是選修課對升學并無直接幫助。文/圖 記者 陳緒厚
(來源:廣州日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