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教育部公布了全國和各地近兩年(2012年和2013年)就業率較低的本科專業名單,全國有15個專業被亮起“紅牌”。廣東上榜的10個專業是表演、應用心理學、新聞學、美術學、公共事業管理、漢語言文學、治安學、考古學、音樂表演、資源環境科學。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全國和各地近兩年(2012年和2013年)就業率較低的本科專業名單,全國有15個專業被亮起“紅牌”。這些專業中,有不少是前幾年看起來“高大上”的專業,如廣播電視編導、播音與主持藝術、動畫等。教育部還分別列舉了各地就業率較低的專業。其中,廣東有10個專業“上榜”。記者獲悉,被亮“紅牌”的專業或被限制招生。專家再次建議考生填報志愿時不要盲目跟風選熱門,而要結合自己的興趣。
全國就業率較低的本科專業
食品衛生與營養學、生物科學、旅游管理、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市場營銷、動畫、知識產權、廣播電視編導、表演、藝術設計學、播音與主持藝術、音樂表演、電子商務、貿易經濟、公共事業管理
廣東就業率低的本科專業
表演、應用心理學、新聞學、美術學、公共事業管理、漢語言文學、治安學、考古學、音樂表演、資源環境科學
調查
新聞學:實踐機會少,缺乏行業認知
“當初選擇新聞專業就是感覺這個行業很特別,每天可接觸新鮮的事物,但通過課堂的學習之后,發現現實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美好。”目前在暨南大學新聞專業讀大四的小蘭告訴記者,讀新聞學,實踐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在學校學習的理論知識有一些是很重要的,但也有一些如傳媒經營管理等課程對就業的幫助并不大。我覺得學習中最大的問題就是實踐的機會不多。我們除了學校規定的畢業實習外,只在大二暑假安排了一個傳媒訓練營,時間為一到兩個月。”小蘭的同學小魏也表示,三年的理論學習,只有一個月的實踐時間,很難對這個行業有深刻的認識。
小魏告訴記者,目前班里三分之一的同學選擇考研,三分之一的同學選擇出國,剩下的同學中只有一小部分會選擇媒體行業。
漢語言文學:課程設置不接地氣
小張是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的畢業生,出身中文系的他,卻沒有選擇傳統意義上的諸如教師、文秘等職業。他告訴記者,“班上今年有48名畢業生,只有10%左右從事著相關的對口專業。
小張當初的第一選擇并不是漢語言文學,但由于分數原因被調劑到該專業,盡管如此他也想好好學一下專業知識,但沒想到專業課程的設置相當不“給力”,讓他一度感到迷茫,“有些課程學起來比較困難,比如語言學,很多是古代的基礎知識,與現代漢語的習慣用法并不相同,學起來有挑戰性。但由于被制度限制,不是每個人都能選擇自己想上的課程,有些自己喜歡的課就錯過了。”
小張希望未來在專業課的設置上能更加貼近社會的需求,在培養和考試體系上做些調整,改變很多人認為學中文的只要會背書就能拿高分的觀念。
考古學:就業門檻高,招收人數少
斌仔是中山大學考古學的一名研究生,“我覺得考古是一門有趣和好玩的學科,所以在本科畢業后就考取了研究生。”雖然他本科不是學考古的,但對本科生還是有一些了解,“據我了解,整個廣東就只有中山大學有考古學專業,其實整體就業率還是挺高的,但對口就業率就比較低。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本科生的就業門檻比較高,諸如博物館、考古所等一般都需要研究生以上的學歷;二是由于編制的限制,很多單位每年招收的人并不多。”
斌仔告訴記者,很多同學會參加公務員考試,但由于專業的限制競爭壓力很大,所以每年考上的人并不多,很多人就選擇去了其他行業。
分析
招生太多 師資條件達不到要求
省政府參事、華南師范大學人才測評所所長張敏強認為,一些專業就業率低跟開設該專業的高校數量和招生人數太多有關。以應用心理學為例,全國開設應用心理學本科專業的360多個院校,僅在廣東就有23個。
張敏強說,華師的應用心理學專業是國家重點學科,又是一級學科博士點,每年招收的本科生也就四五十人,但有一些院校每年都招一二百人。“廣東應用心理學就業不好,主要是因為招生太多,且有些院校師資條件達不到教學要求,有的才七八個老師怎么可以招一百個學生?”
行業容納人才少也致就業率低
張敏強還指出,就業率和社會需求有很大關系。有些行業能夠容納的人數特別少,所以也會出現就業率偏低的現象。比如全國就業率都很低的廣播電視編導、播音與主持藝術,以及在廣東就業率低的新聞學等傳媒類專業。“電視臺就那幾家,所需的人才比較少,而電視臺又是一個綜合性的,不能只要學新聞的人才。”張敏強說。
教育部高等學校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原廣東商學院副校長徐印州之前接受信息時報采訪時也表示,現在的熱門專業不能反映市場需求。他認為高等教育有周期,孩子容易受家長和老師的影響填報熱門專業。但市場也有周期,一旦錯過周期就會出現人才過剩。
建議
選熱門專業不如跟著興趣走
專家表示,被貼上“紅牌”的專業并不能代表以后的趨勢。省內某高校就業處的老師說,現在不少考生報考專業時缺少指導,進了大學才發現專業師資和就業并不樂觀,特別是一些所謂的熱門專業、新設專業。
對于學校而言,不看就業情況,盲目上新專業,擴大所謂熱門專業的招生規模。這些都是不可取的。省內某高校招辦的老師表示,考生在選報專業時,興趣最重要,填報志愿時也要做好功課,對所報專業有充分的了解。
選專業可分“四步”走
華南理工大學招辦建議,熱門冷門的說法容易誤導考生,報專業可分四步走:
第一步,明確自己成績所在的層次;第二步,認真了解此名次往年可以被錄取的高校在今年的招生情況,并對比同一層次高校可能入選的專業在今年是否有計劃,以及該專業是否適合自己;第三步,根據興趣、優勢、發展等原則,綜合考慮學校所在的地域、學校層次及其就業質量等情況,確定心儀高校的志愿排序;最后一步,到目標高校的官方網站查詢更為詳細的信息或參加該高校的零距離咨詢,最終確定該高校專業志愿的排序。
回應
省教育考試院:紅牌專業或被限制招生
記者了解到,福建、貴州等省份均規定,低就業率的專業將限制或減少招生規模。
廣東省教育考試院相關負責人昨日接受信息時報記者采訪時也明確表示,專業就業率低會對其招生有一定程度的影響,“要適應社會需要作出相應調整。”
省教育廳:將逐漸縮減文科招生數量
當前大多數高校在專業設置和專業規劃發展上存三大問題,一是求全,希望能設置所有專業,建成綜合性大學;二是不顧條件盲目開設熱門專業;三是盲目放棄具有優勢的冷門專業。
省教育廳就業指導處相關負責人透露,廣東一直在優化本科專業結構,由省教育廳牽頭、各高校參與的專業行業人才需求分析一直在進行,這將指導高校進行專業改革,更貼近市場。
不過,該負責人也坦言,確實有些文科專業,可能存在人才過多的問題。以前理工科和文科基本持平,或者理工科更多,但現在文科生超過了理科生,“這幾年理工科將越來越多,并且慢慢縮減文科招生的數量。”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