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滬上部分高校陸續開始迎接新一屆學生,各大高校“告新生書”陸續公布,相關學費也進行了公示。昨日,記者從相關公示上發現,與往年相比,上海高校沒有上調學費。
2014年,多個省市部分高校繼續上調學費。截至目前,已有浙江、江蘇、山東、寧夏、福建、廣西、湖北等地相繼調整高校學費的收費標準。其中寧夏公布的普通高校學費收費新標準中,文史類、理工農類、醫學類的學費漲幅均超過了50%。
記者從市教委獲悉,目前本市高校的收費仍然按照“滬價行(2000)120號文”或“滬價費(2006)015號文”的規定執行。這意味著在高校學費5年“限漲令”到期后,上海高校學費今年仍保持不變。
記者昨天從滬上幾所高校獲悉,目前本市高校收費仍執行原規定,即一般專業每生每學年最高不超過5000元,特殊熱門專業不超過6500元,藝術類專業不超過10000元,高職教育不超過7500元。
此外,各校還將開足綠色通道,為困難學子提供各種助學方式。根據教育部發布的信息,從今年7月起,國家助學貸款資助標準已經從每人每年6000元提高到8000元。
[專家熱議]
高校收費要看成本
高校學費該不該上調?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建議,高校收費要看成本,但是應該將生均培養成本和辦學成本分開來看。“不能把高校的開支平攤到每個學生身上作為生均成本,因為高校有的開支并不合理,比如行政機構多、行政人員過于龐大,占用了大筆開支,此外,行政領導還樂于搞形象工程和政績工程,造成辦學經費不必要的浪費等。”
漲價與辦學理念變化有關
教育部國家教育發展研究中心高等教育室主任馬陸亭則認為,高校學費上漲,和辦學理念的變化也有關系。“英國高校就經歷了從不收學費到收費,再到大額度收費的過程。”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