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從廣東省婦幼保健院獲悉,今年五月份以來,手足口病患者數量急劇攀升,提前進入發病高峰期。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兒科主任李增清醫師告訴記者,“今年手足口病的患者數量比去年增加了很多,醫院每天至少要接診30-50名患者,平均每個醫生每天都要接診3-5名患者,而在五月份以前大概幾天才看1個這樣的病人。”
李增清醫生介紹,手足口病是一種常見的由腸胃病毒引起的兒童傳染病,傳染性極強。這種病是由很多種病毒感染引起的,病癥的發病周期也有比較明顯的規律性,病情潛伏期一般為2至10天,攜帶病毒者通常要隔離兩個星期。多數患者接受治療后都能痊愈,但存在少數病情反復變化的情況。“尤其要注意的是手足口病往往病情變化極快,可以說捉摸不定,有些患者來看病時精神還好好的,1-2小時后卻呼吸困難甚至要上呼吸機輔助呼吸,因此要密切留意患兒的情況,一旦出現諸如呼吸急促,四肢不明原因抖動,煩躁不安,持續高熱,不斷嘔吐等情況必須立即就診。”
此外,得過一次手足口病并非意味著“一勞永逸”。李增清表示,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多達數種,“有的患兒前一年感染手足口,第二年又會因為其他病毒再次感染”。
手足口病多發生于5歲以下兒童,那么,該如何預防呢?李增清表示,注重衛生,勤洗手是最常見的預防方法。此外,不要去人口密集的公眾場合。盡量不要接觸患者和患者使用過的東西,如果學校出現手足口的病人要及時隔離。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