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名校、教澤八方 中國第一所國家創辦的華僑學府 “211”重點綜合性大學
暨南大學歷史悠久。暨南大學是中國第一所由國家創辦的華僑學府,是目前全國境外生最多的大學,是國家“211工程”重點綜合性大學。學校的前身是1906年清政府創立于南京的暨南學堂,由光緒皇帝御筆批設。后遷至上海,1927年更名為國立暨南大學。“暨南”二字出自《尚書?禹貢》篇:“東漸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聲教訖于四海。”意即面向南洋,將中華文化遠播到五洲四海。暨南大學從她成立之初,就以傳播中華文化為己任,是百年孔子學校。
暨南大學長期面向海外辦學。暨南大學素有“華僑最高學府”的美譽,一直貫徹“面向海外,面向港澳臺”的辦學方針,建校至今,共培養了來自世界五大洲142個國家和港澳臺地區的各類人才20余萬人,“有海水的地方就有華人,有華人的地方就有暨南人”,這是暨南大學辦學的真實寫照。
暨南大學生源國際化程度高。學校現有各類學生46750人,在校研究生10471人,在校全日制本科生20718人。在校的華僑、港澳臺和外國學生11532人,來自90多個國家和地區。
暨南大學優勢學科:經濟學、管理學、新聞學、醫學
暨南大學歷史上有這樣一句話,“始有暨南,便有商科”,暨南大學的商科發展歷史是跟隨著暨南大學的創立發展起來的,早期大概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暨南大學的商學院就已經是很有名望,在國內外就很有影響了,由于有一百多年的商科的歷史的祭奠,所以暨南大學的經濟學和管理學是暨南大學的一些強項。比如經濟學院的一些優勢學科:金融學、國際經濟貿易、投資經濟,管理學院會計學、工商管理,都是暨南大學的傳統的優勢的專業,這也是廣大考生很喜歡報考的專業。在廣東就業的一些金融的人才,有相當一部分的中高層是暨南大學的金融學專業畢業的。
暨南大學還有一些影響實力比較強的——新聞學,華南地區的新聞教育重鎮就在暨南大學。暨南大學新聞學在全國大概可以進入前五名的地位,所以華南地區大部分的新聞人才是來自于暨南大學的,這些人才也遍布到了世界上很多國家的這些新聞媒體里面,在港澳地區,東南亞地區的一些著名的報社,電視臺都活躍著暨南大學不同時期的一些校友,這是暨南大學的第二個特色。
暨南大學這幾年著重發展一些跟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相關的一些學科和專業,比如:電子信息,計算機信息產業,目前廣東的人才需求非常之旺盛,這也是考生比較熱捧的專業。暨南大學的醫學是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就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進行了登記注冊的,學歷受到世界上大部分國家的認可,培養出來醫生也遍布世界的各個角落,暨南大學醫學也是廣受歡迎的,暨南大學目前大概有26個實驗,覆蓋了大部分的學科領域。
暨南大學招生內地計劃4150人、港澳臺和海外1900人左右 新增專業兩個
暨南大學今年新增國際學院的新聞學(國際新聞)和生命科學技術類(中科先進班)專業招生。
暨南大學的新聞學專業實力雄厚,是華南地區新聞教育的重鎮,是考生多年追捧的熱門專業,為滿足廣大考生的要求,同時發揮暨南大學國際化程度高的優勢,暨南大學在國際學院設全英文授課的新聞學(國際新聞)專業,培養具有國際新聞素養和開放的國際視野,能夠適應國際新聞傳播實踐需要,滿足全球化背景下跨國傳媒機構、國際組織、涉外機構的要求,從事新聞傳播和跨文化交流工作,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水平專業人才。今年在海外和港澳臺地區以及中國內地同步招生。
生命科學技術類(中科先進班)專業,是暨南大學聯合高水平研究機構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共同設立“中科先進班”,充分發揮在高水平科研實踐中培養高層次創新型人才的特色與優勢,全面推進教學和科研深度融合的新嘗試。“暨大中科先進班”采用“2+2+X”的培養模式,其中“2+2”指學生前2年在暨南大學完成生物、化學等基礎學科骨干課程以及通識課程學習,后2年在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完成人才培養方案規定的剩余課程的同時,在經驗豐富的高水平專家、學者的指導下開展科研工作,還有機會接受國內外各領域知名專家教授專業指導。對于優秀的學生,可考慮開展“本碩博”連讀的培養方式。2014年先進班首次在生物科學和藥學兩個專業開設。旨在國際化背景下,培養生命科學、生物醫學等學科領域的高層次、創新型復合人才。學生就業去向為學校、科研機構、企業、海關、醫藥、環保等企事業單位,從事生命科學相關的教學、研究、管理、檢測、貿易等工作。
這兩個專業的招生,是直接投放指標,考生直接填報志愿,直接錄取,錄取到這些專業的學生,就直接在這里面進行學習了,中間也是需要進行一定程度的考核。
9月份,暨南大學大學城校區局部建成,設計總容量15000人,至9月份,建成的宿舍可容納5500人。
經過國務院僑辦和教育部批準,2014年暨南大學在中國內地安排招生4150人,增加300人,港澳臺和海外安排招生1900人左右,增加300人左右。計劃投放到廣東的指標為2105人。
暨南大學招生指標為配合大學城建設,招生指標已經從2011年的4500人,增加到2012年的4650人,2013年的5160人,前幾年做足了準備,今年適度增加招生指標即可,無須大規模擴招。今年9月,暨南大學大學城校區將會有近3000名新生進駐。
大學城建好之后,跟校本里面的師資是一貫制的,暨南大學的師資力量是比較雄厚的,擁有兩個中國科學院院士、兩個中國工程院院士,教授大概有500多人,副教授大概6、700人規模,教師都是在校本,或者大學城甚至在珠海校區,深圳校區之間輪換的,所有的校區之間的學生都能享受到跟校本部同樣的師資,同樣的教育。
響應國家貧困地區招生專項計劃 計劃招生275個 家庭困難學生 學校給予不同資助
國家實施農村貧困地區定向招生專項計劃,進一步增加貧困地區農村學生上重點高校的規模。暨南大學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大學,義不容辭承擔了該項任務,總計劃是275個指標,面向832個國家認定的貧困縣,比去年的60人增加了215人。
考生申報條件:具有以上貧困地區戶籍和當地高中三年學籍、符合當年普通高校招生統一考試報名條件,高考文化課達到當地重點線以上。考生通過個人申報、資格審查和公示后方可報考貧困地區專項計劃。暨南大學將按照各省的投檔和錄取規則,擇優錄取,錄完即止。
貧困學生可以報考的專業,可以在各省、區、市招生網頁上查詢到,也可以到暨南大學招生信息網查詢。
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入學時請辦理好由當地政府或民政部門開具的家庭經濟困難證明,學校會根據不同情況采取不同的方式予以資助,如國家助學貸款、勤工助學、助學金等。優秀的同學還可以獲得國家獎學金、勵志獎學金、助學金等的資助。
認可政策加分 按裸分安排專業 專業無極差
歸僑、臺灣省級考生采取同等條件優先錄取
暨南大學面向全國30多個省招生,所以每個省的加分的政策略有不同,暨南大學承認各省招辦按照教育部的規定所做出的加分,這是第一,第二是暨南大學在加分政策上的錄取政策是按加分出打,按裸分安排專業,這是第二,第三就是暨南大學在安排專業的時候,參考志愿順序不是專業級差進行錄取,同學們在錄取的時候,填報了,服從專業調劑會盡可能的給予錄取,用這種方式來保障廣大考生的利益,加分政策里面要特別強調一點,暨南大學畢竟是華僑學府,對于歸僑,臺灣省級的這部分考生,如果他們在第一志愿報考暨南大學,暨南大學會給予特別的照顧,在同等條件下,會給予優先錄取,和優先安排專業。
明確自己的志愿方向、“沖一沖”、“穩一穩”、“保一保”
志愿填報科學、合理是規避錄取風險的主要辦法個人建議是:同一志愿組,志愿是平行的,但又是有順序的,把握好順序是關鍵。一般同一志愿組的一志愿學校是沖一沖的學校,在該校分數和最低排位邊界上可以沖。同一志愿組的二志愿學校是求穩的學校,在該校往年分數中段位置和排位的考生報考是比較穩的;一般同一志愿組的三志愿學校是保底的學校,一旦前面志愿無法錄取時,還可以確保錄取,不至于落到下一批次。喜歡暨南大學的同學,建議在第一批(有些省是提前批)志愿組的第一個位置填報暨南大學。
在專業志愿中,同樣要把握好專業志愿的填報,建議把前面的幾個專業志愿設計成沖的志愿,中間的幾個專業志愿的穩的志愿,把握性比較大,分數和排位都可以達到;最后一個專業志愿是規避自己不喜歡的專業的關鍵,如果某學校有專業你特別不喜歡,那你就在最后一個專業志愿多動腦筋,把最后一個專業志愿設計該校錄取分數比較低,但自己又喜歡或者還樂意接受,就可以規避被調劑到自己非常不喜歡的專業上去。
明確自己的志愿方向。一般有四類志愿方向,一是從興趣導向,二是從就業導向,三是從國家需要,四是隨機選擇,無所謂。同學們想想自己的志愿動力,就不難選擇專業了。為將來的就業著想,看看就業率和變化,是比較容易選擇的。暨南大學的經濟、管理、理工、文史類專業,都保持著很高的就業率,如果想當記者,暨南大學一直是華南地區新聞教育的重鎮,新聞學院的學生也可以很好地找到工作;但更希望同學們從自己的興趣出發,從興趣出發的考生學習會比較自主,將來的成就也會比較大一些;國家鼓勵戰略性新型產業的發展,暨南大學有電氣、電子、IT、光電、物聯網、材料、生物技術、環境保護等專業都可以列入這個范圍,國家需要國防生、航空航天技術人才,立志報國的學生可以選擇這類專業。在志愿選擇時還要立足長遠,前幾年一些同學不喜歡學歷史,歷史學成了冷門專業,但這幾年,歷史專業的學生很好找工作;還有醫學專業,在先進發達國家,包括臺灣、香港必須是最優秀的人才能報讀,醫生是社會地位最高的行業,但這幾年學生報考不踴躍,我校醫學院是不錯的選擇,暨南大學醫學院在成立之初就通過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登記備案。選專業要有前瞻性。廣東的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必將增加研發和服務技術人才的需求變化,包括數量的變化(制造業、金融服務業)和結構的變化(地域、高端、服務業)。
明確自己的需要的學校。一所學校的風格決定了學生的風格、品質,這是校園文化的獨特性決定的。教育的國際化水平高,培養的學生就能適應國際生存環境并獲得發展。暨南大學學生來源廣泛,多元文化匯聚,教學、培養與國際接軌,培養的學生國際視野高,視角獨特,適應能力強,廣受社會歡迎。
選大學、挑專業中,同時選到自己心儀的大學和專業,魚與熊掌兼得,那是理想化狀態,對非常高分的考生實用,但大部分考生,選大學、挑專業是魚與熊掌的關系,考生完全可以做出自己的選擇。
國際化特色辦學 培養學生國際視野 與多個國外高等學府建立學生交換關系
暨南大學是國際化程度比較高的大學,主要表現為:一是生源的國際化,暨南大學的華僑、港澳臺和外國學生達11000多人,分別來自90多個國家和港澳臺地區,在內地大學是少有的,“與你同室而居的,可能是某國的王子公主,與你相伴學習的,可能又是某國的未來部長、總理”。二是師資國際化,師資相當部分有在國外學習和工作的經歷,現今學校有專任教師1918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2人,中國工程院院士6人,博士生導師476人,教授502人,副教授690人。三是課程國際化,不少教材采用國際通用教材和原版教材,培養的也是國際通用人才。四是國際文化匯聚,中華文化與國際文化交融。暨南大學是目前全國境外生最多的大學,華僑、港澳臺學生約占全國大學的40%至一半,有“小聯合國”之稱。為此,每年均舉辦“國際文化聚暨南”、“中國文化節”等頗具特色的文化展示活動,以培養學生的跨文化管理能力和國際視野。
暨南大學先后與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古西堡)、德克薩斯州圣道大學、威斯康辛(歐克萊爾)大學、日本兵庫縣立大學(前身為日本神戶商科大學、日本姬路工業大學)、日本關西國際大學、法國里昂天主教大學、韓國漢城國立大學、韓國漢陽大學、菲律賓圣路易斯大學、俄羅斯人民友誼大學、俄羅斯圣彼德堡大學、丹麥奧爾堡大學、墨西哥德蒙特里科技大學以及文萊達魯薩蘭國大學等全世界共四十五所高校建立了學生交換關系。每年共派出各類交換學生300-500名,品學兼優的在校學生可通過公平競爭獲得到國外學習交流的機會。交換生是互認學分,有豁免對方學費的情況,也有繳少量對方學費的情況,但交換生不獲得對方文憑。
另外,暨南大學每年都與國外大學互派隊伍舉行體育比賽、文藝表演。還承辦各類海外冬令營、夏令營及其他大型主題活動。
暨南大學就業質量高 畢業生海外、港澳臺就業比例偏高
暨南大學的學生就業海外、港澳臺,比例比較高,大部分港澳臺僑的留學生都會回去他所在國,或者地區就業,那有一些甚至可以一開始就能找到一些很好的一些工作,第二留在經濟比較發達的珠江三角洲地區就業,據統計,大概有50%、60%的學生是留在珠三角就業的。另外就是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學生到國外去繼續讀博,讀碩,每年大概有百分之十幾的學生,每年也有百分之十幾,二十的學生會直接考上研究生,或者免試推薦報研究生,那么當然最后一部分也會有少量的一些學生會回到內地去就業,就業特長就是留在發達地區就業的比例比較高,并且工資待遇也比較不錯,發展潛力也比較好。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