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摘要: 無紙化教學為學生書包減負,教學也更為直觀和高效,受到孩子們的歡迎和教育專家的肯定。不過,這是否會影響視力、孩子如何正確使用電子設備等問題,則引起了家長們的擔憂。
課室覆蓋Wi-Fi,答題不用紙,直接在平板電腦上解答并提交……去年底,作為教育部首批教育信息化試驗項目,市一中啟動平板電腦教學模式試點,引起極大關注。短短半年,目前廣州已有多間學校試點平板電腦教學,推廣趨勢明顯。如天河區就計劃在現有3個學校試點的基礎上,繼續增加6個公辦學校和6個民辦學校試點。
無紙化教學為學生書包減負,教學也更為直觀和高效,受到孩子們的歡迎和教育專家的肯定。不過,這是否會影響視力、孩子如何正確使用電子設備等問題,則引起了家長們的擔憂。
教學實況
說夜空,夜空到
“浩瀚的夜空是怎樣的?”老師剛說完這句話,繁星漫天的場景便出現在學生眼前。這是近日在廣東教育學會網絡教育專委會協同發展整體推進課題組舉辦的一場基于移動終端的混合式學習研討會上,展示的移動終端教學的效果。記者現場看到,課堂實現Wi-Fi覆蓋,老師和學生人手一部平板電腦,老師提前將備課內容上傳,學生同步數據后聽講。生物課講到人的大腦時,平板電腦上立即出現直觀立體的大腦圖;音樂課上,學生直接在平板電腦上演奏。
據負責項目技術支持的有關公司負責人介紹,老師可將備課內容傳至教師終端,學生們則有學生終端,可上傳家庭作業,老師直接在教師終端上批改,家長也可使用該終端查看孩子在校學習情況、作業和老師評語等。目前上海、南京、深圳等地的多所中小學采用了這種教學方式。
試點都點贊
荔灣:試點一學期,學生進步快
在廣州,荔灣蘆荻西小學就從本學期進行了試點,該校目前有一個實驗班級的所有課堂均采用這種教學方式,而一名來自華南師范大學教育信息技術學院研二的在校生則提供備課技術協助。
據該校負責人介紹,硬件投入上,實驗班采取學生自帶平板電腦的方式。該負責人坦言,試點前家長方面還是存在一些爭議,因此該實驗班是征求了全班40名家長的同意才開始試點的。試點一學期來,“感覺老師的觀念轉變快,學生的學習能力也更強,進步很快”。
記者了解到,本月下旬,該校將針對試點情況進行展示。
天河:學習積極性提高了
在天河區,也有小學開展了類似的教學方式試點。不同的是,這些實驗班級采用的是單科試點的方式。
去年年初,在某企業的贊助下,華景小學的一個實驗班在數學科目上開始試點。馬偉豪是實驗班五年級老師,他表示,固定課室覆蓋了Wi-Fi,上數學課時學生們就來這間課室,設備只在該課室使用。和傳統課堂相比,他認為這種教學方式優勢很多,“如進行課堂練習時,以往只能點名一個學生上臺解答,現在每個學生的解答都要提交,誰答對答錯老師一目了然,可有針對地進行講解,增加了對學生知識掌握情況的了解和教學的針對性,也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
據天河教育信息中心的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天河區有三所小學先行單科試點,分別為華景小學、昌樂小學以及華陽小學,接下來將擴至天河區其他6所公辦和6所民辦中小學進行試點。不過,目前試點的設備均暫由企業贊助,有學校擔心一旦推廣開,若沒有贊助的話硬件投入將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對此,該負責人坦言,目前財政對此暫時無投入,但推廣后或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論證研討,例如可采取家庭自帶學生硬件設備、其他由政府或是其他籌資的辦法解決。
大人各有擔憂
家長
如何避免視力受損?
每節課使用不超過20分鐘
平板電腦進課堂,無疑為孩子的書包減輕了負擔,不過家長們擔心,這將影響孩子的視力。家長張先生就是其中之一。孩子正在讀二年級,他控制孩子每天使用平板電腦的時間不超過半小時,以減輕電子產品對孩子視力的影響,但如果平板電腦進課堂,傷害似乎難以避免。
對此,試點學校華景小學、蘆荻西小學的老師們均表示,該教學方法目前僅是輔助傳統教學。如華景小學試點班,每節課使用平板電腦的時間不超過10分鐘,蘆荻西小學也稱一堂課里平板電腦的使用時間控制在20分鐘內。
上課玩游戲怎么辦?
移動終端具備鎖屏功能
此外,在Wi-Fi覆蓋下學習,孩子會否上網玩游戲開小差?
對此,有研發移動終端的企業稱,教師端具備鎖屏功能,學生無法在課堂上玩游戲或上網。馬偉豪就表示,每次做數學練習題時,平板電腦就鎖在做作業的頁面。不過,課堂上可鎖屏,課外怎么辦?從目前試點的幾所學校來看,課程結束后設備也隨之收起,家庭自帶的則是在放學后再帶回家。
華南師范大學教育信息技術學院副院長焦建利認為,這代孩子生于電子科技時代,與其抵制或禁用,不如采取引導的方式,引導孩子讓產品為自己所用。
教師
備課壓力大 直接互動少
電子時代 要與時俱進
老師也有擔心。在研討會現場就有老師提出,現代化教學方式是否也會增加老師負擔,如需投入精力摸索技術、設計新的備課方案等,此外,這種教學方式是否也減少了與學生面對面的溝通?
對此,焦建利認為,首批“嘗鮮”的人,確實在開始時會面臨一定的負擔增加,但學會正確使用后,負擔其實是減輕了,老師們與時俱進,學生才能不落人后。
至于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他認為,這還是取決于是否正確使用,“比如日常交流中常見的面對面吃飯卻在微信上溝通一樣。無論老師還是學生,該面對面溝通時就當面對面”。
他山之石
硅谷精英送孩子 回“原始”學校
高科技精英們正將孩子送進一所“零科技”學校:沒有電腦、網絡。在他們看來,過早接觸高科技容易分散孩子的注意力。這所學校名叫半島華德福學校,位于硅谷。在教學過程中,校方不使用任何與高科技有關的教學設施,只用鉛筆、白紙、編織針,有時還會有泥土。許多在谷歌、雅虎、蘋果等IT企業工作的人都愿意把孩子送到這里念書,實際上,75%學生的父母任職高科技企業。
墻上釘著黑板,黑板槽里擺著彩色粉筆,木書桌上放著課本和鉛筆,看不到任何高科技產品的蹤影。在五年級的教室里,孩子們一起學習編織技巧、用碎布做成拼貼畫。家長們認為,真正優秀的教育緣于投入,而投入的關鍵在于優秀的老師和有趣的教學計劃。家長阿蘭目前任職谷歌,他說,“我不覺得科技產品是基礎學校的必需品。那些認為iPad能讓孩子在閱讀和算術方面更勝一籌的想法,簡直是荒謬。”
華德福學校成立于1919年,如今在全美有160所分校。雖然少有令人目眩的高科技設備,但收費可謂高昂:幼兒園一年學費17750美元,高中24400美元。顯而易見,把孩子送到這里上學的多是富裕家庭,父母受過高等教育。(記者 黃艷)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